林鳳祥臨死不懼,從參加金田起義起,他隨時準備獻出自己的一切。每遇大戰,他總是無所畏懼道:“我年過六旬,死不足惜,讓我去衝鋒陷陣吧。”靠著這種有死無生的英雄氣概,他帶兵攻克了一個又一個城池,成了威震敵膽的神將,為太平天國立下了不朽功勳。此時,他終於嚐到了失敗的痛苦,步步走向死亡。
刀斧手將林鳳祥遊街示眾拉到西市,這裏早已人群擁擠。觀眾如潮,執刑法場早已在此布置就緒。
監刑官楊福昌帶著一口保定聲音道:“將長毛賊首林鳳祥押上刑場。”
一陣吆喝,刀斧手湧上囚車把林鳳祥押下來,直推到刑場告台上。楊福昌大聲宣布:“賊首林鳳祥罪大惡極,死有餘辜,經民眾要求、皇上旨準,現在將林鳳祥淩遲處死,即刻行刑。”
刀斧手將林鳳祥五花大綁牢牢綁縛在一根木柱子上。監刑官楊福昌為朝廷處死過很多犯人,見過許多血淋淋的場麵,對他來說殺死一個人就像殺死一隻雞。現在他特意選了個殺人取樂的劊子手來行刑。
這劊子手光著上身,大腹便便,胸口長有一撮又濃又長的黑毛。他臉上毫無表情,手握一把類似殺豬的剔骨刀,步步向林鳳祥走去。可憐林鳳祥早年不知殺了多少豬,現在馬上就要被人當豬殺了。
林鳳祥盡力大叫道:“南方有我百萬大軍,定會踏你妖穴為平地,你今日送我升天,二十年後我又是一條好漢,定要找你們報仇雪恨。”
楊福昌吼道:“死到臨頭還敢嘴硬。劊子手快快將他淩遲處死。”
所謂淩遲處死就是古代一種最嚴厲、最殘忍的酷刑,就是將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刀一刀割肉而死。
劊子手見林鳳祥還在喊叫,就一刀先挖掉他的舌頭,鮮血順著他嘴角流下來。劊子手又東一塊西一塊地割下他身上的肉,林鳳祥咬緊牙關,忍著劇痛,瞪大眼睛,刀割向哪裏他就看向哪裏,始終不吭一聲,直至昏迷,最後死去。《辭海》裏記載:林鳳祥生於一七九四年,死於一八五五年,活了六十一歲。
林鳳祥沒有料到自己日夜想打進北京,現在進了北京卻是這種悲慘的結局。
林鳳祥慘遭酷刑,骨肉分離,鮮血淋淋,其狀令人毛骨聳然,慘不忍睹。楊福昌這個嗜殺成性的人也止不住當場嘔吐,幾天吃不下飯。一代名將就這麼分屍在北京西市,悲慘至極。
北伐軍大部精銳在東連鎮覆沒了。南下迎接援軍的李開芳一千名騎兵被勝保圍困在山東高唐州內。勝保以人多優勢卡住高唐州城所有交通要道。因清兵貪生怕死不敢近戰苦戰,相持數月,無法打進高唐州。鹹豐帝發怒斥責勝保道:“屢次進攻總有傷亡兵勇,殊堪痛恨!勝保負恩貽誤,即在軍前正法亦屬罪有應得,姑念你以前尚知奮勉,暫觀後效,懍之。”
勝保回奏皇上道:“高唐州城四麵皆溝,長毛憑險設置槍炮,官兵攻打屢受其害。奴才曾用呂公車往攻,不料全陷於溝內淤泥中。幾番近戰總是官兵吃虧。臣擬定趕造一萬五千斤大炮,遠轟賊營,必取大勝。叩請皇上恩準。”
鹹豐帝又斥責道:“萬餘斤大炮非近攻之具,不過壯膽而已。勝保近日懼賊成習,朕為此深感痛恨!”
無論皇上怎麼痛恨,勝保還是趕造大炮再行攻城。兩個月後,一萬五千斤大炮鑄成,勝保於東北麵猛轟高唐州。而李開芳部早有防備,到處挖地道作掩體。清兵打炮,他們就躲進地道裏;清兵近攻,他們就出來奮力拚殺。
幾經激戰,李開芳部隻剩八百多人了。在極其艱苦的處境下,堅守高唐州達九個月之久。勝保以近萬兵力也消滅不了這支少得可憐的部隊。
鹹豐帝氣不過,將勝保革職拿問,解押進京,令剛剛剿滅了林鳳祥部的僧格林沁趕到高唐州去對付李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