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過江熱鬧非凡,剛剛由北門進入武昌城內,歡迎的人群湧起一陣波浪。大家都想仔細看看這個有改天換地之氣的英雄,這個已經擁有了幾十萬軍隊的天王。人們的心裏是好奇、是敬仰、是崇拜,他們有的顛起腳、有的向前挪,於是形成了一股人流。
護衛部隊用了好大的氣力才把那些狂熱的百姓們抵擋住。兵士們手拉手連成兩道人牆,保住中間道路讓天王的八抬大轎順利行進。
歡迎的人海中,不知誰領頭高喊了一聲:“天王萬歲!”立即人群中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天王萬歲!天王萬歲!”這聲音壓倒了鑼鼓聲,壓倒了鞭炮聲,響徹在武漢上空。
武昌撫署已經被修飾一新,等候已久的衛隊恭恭敬敬把天王迎進撫署。洪秀全坐在八抬大轎上入了撫署的大門。不知怎麼?他突然想起了往事,想起了他往日屢試不中的悲涼遭遇。那時他急切地追求功名,把撫署衙門看得是高不可攀,甚至連看一看撫署內是什麼摸樣都不可能。那官府衛隊戒備森嚴,他隻能遠遠地看一看廣州撫署外部輪廓,真是可憐啦!現在他坐在八抬大轎上,被人抬進了武昌撫署內,他再不是落魄書生了,他擁有了可以奪得皇位的力量,他可以做這裏的主人,哦!不,他可以做中國任何一方的主人。想到這些他心裏充滿自豪、喜悅、興奮,止不住高叫一聲:“停!”
抬轎人停下了,又聽天王說道:“讓我自己下來走吧。”等轎放平一群侍衛上去把洪秀全扶下來,跟隨其後保駕。
這撫署的的確確修得不錯,典雅、別致、幽靜,有假山,有水池,有樓台亭角,真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地方!洪秀全感到賞心悅目。
此時雖是寒冬季節而撫署大院內依然鬆柏吐翠、梅花飄香,加上陽光融融,顯示出一種春意。天王沉浸在幸福之中。
武漢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鹹豐帝急得是寢食不安。這個滿清王朝中最多災多難的皇帝,一登基便同時遇上了太平天國起義,在改用年號上中國同時出現了兩種年號:一八五一年滿清方麵稱鹹豐元年,而太平天國軍民則稱辛開元年。兩個年號並駕齊驅,似乎要比一比哪一個年號用得更長。這的確叫鹹豐帝頭痛。
愛新覺羅、奕詝登上皇位時隻有十九歲,應當還是個歡樂少年。可是特殊身份使他少年老成,在山河破碎之下愁眉難展。他怨先皇道光帝留下這個爛攤子;他怨師傅杜受田不該用計給他謀得這一倒黴的皇位,如果讓弟弟奕來當這個皇帝,他自己倒落得個省心。
現在一切都晚了,先皇最終選定他為皇帝繼承人。大臣們眾星捧月,商定了年號,在太和殿內舉行了登基儀式,他接受了近千名大臣的頂禮膜拜,已是身不由己騎虎難下了。
舉行登基儀式的那天,十九歲的奕詝還的確感到了皇帝的威嚴和氣派。太和殿前廣場之上,那數不清的臣子們依官職大小整齊排列,三拜九叩時臣子們動作一致,彎腰下跪發出的響聲還久久在宮殿中回蕩。臣子們山呼萬歲更是震天價響,聲波似乎在搖撼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