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朝貴不幸犧牲,激起了天國將士義憤,太平軍上下一心,為西王報仇,猛力攻打長沙給清軍形成極大威脅。
可是,太平軍在湘南耽誤時間太長,使清軍能夠在長沙附近從容布兵。當太平軍全力攻城時,各路清軍已形成了對太平軍的反包圍。
提督銜和春、鎮遠鎮總兵秦定三率一萬餘人重新占領了東南蔡公墳一帶。死敵向榮也已從桂林趕到,在正南堵住太平軍後路。而長沙城西就是洶湧寬闊的湘江,太平軍活動在一個狹小範圍內,後顧之憂不除難以攻下長沙。
太平軍人數雖達七萬而老幼病傷占去一半,還要守衛自己的陣地,能夠用於攻擊的兵力數量有限。首先,東王派六七千人出擊東南,試圖把清軍趕出蔡公墳一帶。清軍人多又占有地理優勢,太平軍大隊連攻幾日均未得手。大戰同時,各路清軍又加強了防禦工事,從妙高峰東北麵天心閣起至南麵新開鋪止,遍修堡壘,又自東麵小吳門、瀏陽門、直到西麵湘江邊,挖掘長壕貫通諸營,防止太平軍穴地攻城,阻太平軍於長沙城外。
太平軍駐紮城南一線,北、東、南三麵受敵,糧食油鹽接濟困難,形勢不利猛攻,燃眉之急是解決自身的生存問題。
可天王卻堅持己見,在軍事會議上情緒激動,道:“我們要不惜一切打進長沙,殺掉駱秉章給西王報仇。”
楊秀清又拿出三國典故道:“二兄,你往日最愛看《三國》《水滸》,你記得蜀主劉備就是為給關公報仇,聽不進任何勸阻,一味討伐東吳,結果出師不利,火燒連營,大傷元氣,遂使蜀國一蹶難振。二兄應當冷靜想一想。”
洪秀全表情憂傷道:“慘哉!三弟才升天兩個月,五弟又一命歸西了。朕好比劉備既失張飛又失關公也!”
楊秀清勸道:“南王、西王雖相繼升天,而天軍人數已達七萬,如果保存好這支隊伍,天國大業就有希望。”
洪秀全終於表態:“四弟,為兄我憂傷過度慮事不周,一切由你調遣吧。”
楊秀清對在場的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說道:“往日我們六位王爵,現在隻剩四位了,為兄我真不該讓你們再去冒險。可是目前糧食油鹽奇缺,沒有一位王爵帶兵,是很難打通一條糧道的。”
石達開很幹脆道:“四兄有何妙計盡管說來,隻要能為大軍打通糧道,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小弟也敢去。”
楊秀清道:“刀山火海倒不要你去。隻是請你在西麵湘江上搭一座浮橋。”
石達開立即心領神會:“妙計妙計,搭浮橋於湘江上,則開辟西麵廣闊天地,糧油物資有了,又可擺脫妖兵牽製。小弟遵命。”
石達開領兵八千,由南湖港渡過湘江,沿西岸十餘裏築營,南起靳家河,北至嶽麓山,以及江中橘子洲均派兵駐守,用船隻木板在湘江上搭起一座浮橋,接通兩岸來往。此時湘江之西晚稻已熟正是收割季節。太平軍幫助農民秋收,用金銀給以報賞,取得大批軍糧,足夠七萬人吃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