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周錫能叛變當奸細 胡以晃忠誠作英雄5(1 / 1)

向榮苦心經營的這個裏應外合,“暗殺匪首”的計劃,徹底失敗了,北路清軍再也沒有誰去敢冒這個風險。而南路烏蘭泰卻仍不死心,他繼續物色對象,培養奸細,想在誘降、暗殺方麵,搞出一點名堂來。

平南縣是胡以晃的家鄉。烏蘭泰知道胡以晃現在是天國春官正丞相,地位很高,若能將他收買過來,就很容易瓦解發匪首領階層了。烏蘭泰於是命令地方官員在平南縣到處尋找胡以晃的家屬。

恰巧胡以晃有個叔伯弟弟,名叫胡以暘,被官府查了出來。烏蘭泰立即派人將胡以暘全家以及佃戶都抓到清營裏。

胡以暘是個小地主,本來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不介入任何一方,可是現在烏蘭泰將他抓了起來,威脅他道:“你若不把胡以晃說服來降,就將你滿門抄斬。”

胡以暘急得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得傷心傷意,一個勁埋怨胡以晃道:“以晃哥啊!你這下可害了我們啦!”

可是光哭又有什麼用呢,為保全家性命,還得把這個害人的堂兄說服過來呀!胡以暘含著眼淚,攪動真情,認認真真地寫了一封勸降信,交給烏蘭泰審閱。烏蘭泰拆信一看隻見上寫:“以晃兄:一別足年有餘,小弟常在思念中,想你從前在平南縣內行俠仗義,聞名四裏,該救過多少可憐人,今日你便救救小弟全家吧!常言:一人造反,株連九族。你反了朝廷,小弟全家便是戴罪之人。現在軟禁在軍營之中,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生死已*在別人手中矣!隻有仁兄能夠相救。”

,烏蘭泰看了看,覺得不大滿意,他又在後麵添了一些話,寫道:“仁兄有膽有識,一身武藝,何以誤入匪中?想朝廷國難當頭正是用人之際,仁兄何不棄暗投明,早早歸來?憑你一身本事,朝廷必然重用,日後入將封侯,耀祖光宗也不在話下,仁兄又何樂不為?想朝廷大軍壓境,日益圍困,而發匪僅一萬殘兵困守孤城,滅亡隻在旦夕矣!識時務者為俊傑,仁兄還是趕快歸順朝廷,改邪歸正吧!”

烏蘭泰經過一番添字加句以後,再把這封信交還給胡以暘道:“這封家信,你想法派人送到胡以晃手中,你本人則作為人質,繼續留在我這裏。要死要活全看你自己的了。”

胡以暘沒法,隻得委派自己的年輕佃戶莫鳳勉送信到胡以晃住地去,留下他叔父莫吾芉。

莫鳳勉祖祖輩輩都是窮苦人,他全家都是胡以暘的雇工,做的是重體力活,愁的是衣食住行。莫鳳勉年輕,喜歡接受新事物,他早想加入太平軍,隻是一直找不到機會。現在胡以暘叫他去給太平軍送信,他自然滿口答應,即刻由佛子村出發,到永安去找胡以晃。

胡以晃現在已是春官正丞相,在永安城內專管軍訓。這一天,他正在住地內習武舞劍,突然衛兵來報,說胡以暘派一青年農民前來要求見麵。胡以晃停止舞劍,道:“是我堂弟的人,好!讓他到客廳相見。”

客廳裏,莫鳳勉見了胡以晃,雙膝跪地,道:“小人莫鳳勉拜見胡老爺。”

胡以晃和顏悅色道:“起來,莫要行此大禮,有什麼話就請坐下說。”

莫鳳勉懇切道:“老爺,收下我吧,我要參加太平軍,我也要拿起武器去打那些貪官汙吏,您不答應,我就不起來。”

胡以晃道:“好,我收下你。坐下吧,你從清妖住地來,就是為了參加太平軍麼?”

莫鳳勉道:“老爺,我家世代都是種田人,長期給您堂弟作佃戶。以暘老爺最近被清軍抓了起來,飽受折磨,性命危急,求您解救。”

莫鳳勉說著撕破袖筒上的一個補丁,從裏麵抽出了胡以暘寫給胡以晃的信。

胡以晃仔細看著信,這字字句句都像針一樣紮在胡以晃心上。胡以暘是叔叔的兒子啊!如果滿門抄斬,我胡以晃豈不成了滅族罪人!怎麼對得起先輩,對得起親人?呀!呀!呀!胡以晃,你應當怎麼辦啦?

按信上的請求,投降朝廷麼?絕對不可能。起義初期,胡以晃同各地拜會首領共敘壯誌,同喝生雞血酒,一起宣誓與滿清王朝鬥爭到底。胡以晃尤其痛恨清朝,曆數腐敗朝廷的罪惡之後,氣憤已極,當即抽出寶劍,將飲酒的華石台斬去一角,以示造反到底的決心。他胡以晃是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宣下的誓言是不能違背的,為此他可以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敵人要殺的是堂弟胡以暘一家啊!胡以晃又怎麼樣去解救他們呢?

胡以晃即刻讓莫鳳勉到軍營裏去休息,自己則拿著堂弟的勸降信,去向天王、東王彙報此事,表明自己的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