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稱是張國梁門徒的人,正是周錫能。他跟著兩個清兵走了進來,望著張國梁拱手施一禮,道:“張頭領在上,請容門徒一拜。”
張國梁覺得麵生,咦!我哪裏見過此人?但人家自稱門徒,也算是恭維自己。於是語氣平和道:“你姓甚名誰?我怎麼不曾記得。”
周錫能厚顏無恥道:“弟子姓周名錫能,乃博白縣內窮讀書人。屢試不中,窮愁潦倒,不得已入了發匪並得偽職軍帥。前聞張頭領深夜規勸,遂有改邪歸正之意。今用計騙過匪首,轉道前來歸順,望張頭領容納。”
張國梁問:“你既是匪中軍帥,有何憑證?”
周錫能現身說法,撤掉頭上假辮子,露出有發無辮,叛離清規的嘴臉;然後又從布鞋夾層內抽出洪秀全所寫路條,遞給張國梁。
一直躲在屏風後麵的向榮,這下再也憋不住了,他一跛一跛地走到周錫能身邊,道:“周義士,你棄暗投明,也算是識時務矣!”
周錫能不認識向榮,直愣愣地望著他,看著這個殘疾人,語氣並不怎麼尊重地問:“你是、、、?”
張國梁大聲道:“這是提督向大人。你快跪下。”
周錫能急忙跪倒在地,磕頭道:“小人有眼不識泰山,死罪、死罪。”
向榮上前,親手扶起周錫能,道:“罷了、罷了,你迷途知返,毅然來投,向某歡迎啦!”
周錫能低頭言道:“小人久聞向大人招賢納士,故敢來投。”
向榮點頭道:“好!周義士來得正是時候,國難當頭正是用人之機。隻要你竭誠為朝廷效力,日後必有重賞。”
周錫能道:“小人此來,就是想獻上一計。兵書雲:擒賊先擒王。如今發匪中最可恨者乃洪秀全、楊秀清矣!殺掉此二人,發匪便不戰自亂。小人以為,選幾個專諸、荊軻似的猛士混到匪首身邊,然後尋機暗殺、、、”
向榮樂得情不自禁:“此計大妙也!你若能實施這一暗殺,我保你有高官厚祿。”
周錫能道:“小人此次名義上是回博白招集會眾,正有機會實施這一暗殺計劃。請大人放心,待我殺了匪首,方顯我真心投靠朝廷。”
周錫能得到了一些賞銀,懷著陰謀,回博白縣去了四個月,此間,太平軍已經進駐永安;向榮受處罰後又官複原職。
周錫能才物色了幾個亡命徒,趕到向榮處聽候命令,他討好道:“提督大人,這老者名叫朱八,他有個侄子在發匪中任監軍,職位高,容易接近匪首呢!”
這朱八,五十開外,翻嘴唇、小眼睛,見了錢財,什麼都可以不顧,隨時都想撈一把。
向榮得了朱八這樣一個人,簡直如獲至寶,他待以上賓之禮,連接幾日好酒好肉款待,末了,又贈銀一百兩。
朱八接銀子的時候,受寵若驚,兩手發顫,道:“大、大人,小人何德何能,怎麼受得如此大禮?實在愧煞小人也!”
向榮拍著他的肩頭,道:“朱老兄,這算得了什麼,隻要你將朱錫錕說服,配合我們殺掉發匪首逆,事成之後還重重有賞,保你全家這輩子吃穿不愁。怎麼樣?這個不難吧?”
朱八麵有難色:“既是大人吩咐,小人我拚死也要去試一試。隻是我這個侄子脾氣很倔,恐怕不會聽我勸哪!”
向榮道:“你不妨試一試嘛!周錫能原是發匪軍帥,借口回老家招集會眾,我們正可將計就計。你不要害怕,我將派大隊人馬在城外接應你們,並派最好的武士和你們一道同去。”
向榮設下毒計,選派幾百精兵化裝成農民模樣,謊稱是博白拜上帝會信徒,由周錫能帶領去實施暗殺計劃。第一殺手是個蠻武士,名叫陳五,他生得是五大三粗,麵目凶狠,從小練得一身武藝,有萬夫不當之勇,更兼性如烈火,剛強暴躁,的確是荊軻似的人物。
向榮送這些人上路時,大有燕太子丹送荊軻去刺殺秦始皇的悲壯氣氛。周錫能還情不自禁地念起了那句流傳千古的悲壯之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