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妄之徒烏蘭泰,終於在梁山河嚐到了太平軍的厲害,損兵折將,大敗而回,龜縮羅秀依仗九節大炮憑險據守,再不敢貿然伸出頭來。
烏蘭泰打了敗仗,再無從前那種驕橫不可一世的派頭了。敗軍之將,豈能再去奚落別人。向榮見這個新同僚已無“貪天之功歸為己有”之意,的確從內心裏感到高興。在界嶺大本營裏,他緩緩跛足而踱,臉上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神情,對部下綏靖鎮總兵李伏道:“李總兵,生薑還是老的辣呀!想那烏都統經過幾次戰陣?依仗九節大炮,打了一次勝仗,便狂妄不可一世,公然在眾僚麵前奚落向某。此次他遭此慘敗,豈不是愧對前言耶?”
李伏本是滿臉絡腮胡子,因為剛剛剃過,臉周圍青光閃閃,他也免不了恭維上司一番:“提督大人身經百戰,能攻善守,才不愧是朝中名將,怎能受他人奚落?”
向榮並不像烏蘭泰那樣喜歡人家奉承,他聽了李伏之言雖無反感,卻也不是那麼沾沾自喜。他正色道:“帶兵者最忌驕橫,常言驕兵必敗,烏都統正因為狂妄自大,孤軍冒進,才遭此敗。身為將領,謹慎至關重要。”
李伏恭恭敬敬道:“大人所言極是,卑職牢記在心。”
向榮道:“當然,所謂謹慎,並非隻退守,不進攻。像周鳳歧那樣帶一千多人龜縮半山腰中,讓七名發匪嚇得驚惶失措,是大不可取的。該退守時便退守,該進攻時便進攻。勝敗關鍵就在於帶兵者如何抓住戰機。”
李伏並非草包,他明知向榮嫉功不配合烏蘭泰作戰而坐失良機,可他實在不願冒犯上司駁其謊言。所以他還是恭敬道:“是,大人,勝敗關鍵在於抓住戰機。”
向榮突然出其不意道:“李總兵,戰機近在眼前矣!發匪為對付烏都統已集主力於中坪圩一帶,我軍陣前敵兵空虛,你即可率部出擊,搶奪發匪前沿陣地百丈。”
李伏不敢違令,答一聲:“喳!”拱手退下,領命而去。
李伏遂點起綏靖鎮清兵,由界嶺向百丈進攻。行不多時,已看得見百丈村那高高飄揚的太平軍旗幟了。李伏騎馬居中,掃視一眼周圍的部將道:“百丈近在眼前,誰敢與我打頭陣?”
見無人回應,李伏又問一句:“百丈近在眼前,誰敢與我打頭陣?”
可是部將個個垂頭低首,不吱一聲,對總兵大人的號召反應冷淡。有的還躲躲閃閃,生怕總兵大人點到自己頭上。
李伏火了,盯著一個頭垂得最低的部將道:“熊把總,此次進攻百丈就由你來打頭陣。”
把總熊士貴隨楚軍入桂以來,多次與太平軍交戰,敗多勝少,早就有種畏敵情緒。現在聽李伏點到自己頭上,看來推是推不脫了。無奈,他隻得苦楚著臉道:“總兵大人,您知道打頭陣隨時可能戰死沙場,如卑職為朝廷捐軀,您可千萬要撫恤卑職家中老小啊!”
李伏不耐煩地揮一揮手,道:“這個自然,不用多說。快帶人馬發起進攻吧!”
熊士貴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也無法抗拒。他咬咬牙把心一橫,對手下兵勇道:“弟兄們,給我衝!”一彪楚軍首先向百丈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