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仁川登陸
沒人想在戰爭中當英雄,隻是時勢造就英雄。
柏拉圖說,戰爭帶來的,隻有死亡。的確,半個世紀以前發生在鴨綠江南麵的那場戰爭,帶走了無數個年輕的生命,曾經被血染紅的漢江,燒焦的屍首,凍裂的軀體,無處不在的恐懼和死亡交織在一起,彌漫著群山,但麵對當時世界最為龐大,先進,陸軍火力配備世界之最,空軍海軍遙遙在上的一支軍隊,衣衫佝僂,缺彈少糧的中國士兵們還是義無反顧的衝上了。
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軍人的每次出擊都是帶有仇恨的,對,所以在柏拉圖的話後麵還應該加上一句,戰爭帶來的還有尊嚴和骨氣。
把目光投在40多年前,中印戰事而起,當在喜瑪拉雅山中國軍隊秋風掃落葉般的反擊印度軍隊時,前美國遠東軍司令麥克阿瑟說:“誰想跟中國陸軍打仗,一定有病。”這位在二戰中仗打得威震世界,南征北戰解放了亞洲許多國家,被譽為的“遠東王”是在朝鮮戰爭中得到這個經驗的。他因戰爭而成名,也因戰爭而沒落,最後,隻能說他因中國人而倒黴,餘下的歲月很是暗淡,孤寂而終。
這句話很長中國人的臉,更長中國軍隊的臉,隻是我們的軍隊不需要也不稀罕他的稱讚,這是中華民族最勇敢一麵,但,也是最脆弱的一麵!
一位名叫王樹增的著名解放軍作家在一個深秋的夜裏感歎:“整整50年過去了,誰還記得遺體留在寒冷雪原上的中國士兵們?”
或許乍聽來,代表不了什麼,但埋頭三年足不出戶研究朝鮮戰爭史,采訪最後的風燭殘年的老軍人,去那些誰也不知當年事的部隊,發現可能的痕跡的他這樣感歎,就或許能代表些什麼了,不是關於戰爭的對與錯,不是戰爭的勝利或失敗,不是國家的遺忘和冷漠,這隻是關於當年他們義無反顧跨過鴨綠江,他們身後被保護的人的一種緬懷。
地點:仁川
時間:1950年9月15日
事件:仁川登陸!
位於朝鮮中部蜂腰部位仁川1公裏左右海域的月尾島,因為島嶼呈現出半月尾狀,所以取名月尾島,是進出仁川港飛魚航道的恰口要塞,北朝鮮獨立第22團陸戰團第3營的一個連,和裝備5門75毫米海岸炮的第918野戰炮兵團的一個炮連在此駐守,大約400人。
淩晨5時,月尾島因為幾天來被炮擊和轟炸引起的大火還在燃燒,劈裏啪啦作響著,空中彌漫著一股焦臭的氣味,火光映著海麵,隨風起伏的海水已經到了這個月的唯一一次滿潮。
突然,一陣戰機的呼嘯聲由遠而至,8架F4U海盜式艦載機已成箭頭隊形飛臨月尾島上空,尖銳刺耳的聲音劃過,隨即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宣告了島嶼再次被摧殘的開始!
緊接著,停在不遠處的聯合國軍19艘艦艇上所有的火炮開始射擊,團團橘紅色的火光閃過,鋪天蓋地的鋼鐵風暴霎時驚濤駭浪般對這座麵積不足0.6平方公裏的覆蓋上去!
隨即又有10架戰機呼嘯而至,宛如撲向島嶼的凶神惡煞。
月尾島再次瞬間沸騰了!爆炸聲!嘶叫聲!爆裂火光的映照下,被炸起得山石在煉獄般的島嶼上空四處騰飛。
5時40分,載滿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第5團第3營士兵的17艘人員登陸艇(LCVP)和3艘登陸支援艇(LSU,各運載3輛坦克)開始向月尾島進發。半個小時過後,登陸前的又一輪炮火準備開始,火力異常猛烈的三艘火箭炮艇,在極短的時間內就向月尾島傾瀉了4400發火箭彈!
飛機、艦炮、火箭炮的凶猛火力攻擊下,月尾島被淹沒在一片濃煙中,變成了一座人間地獄。
6時28分,炮火停止了,十餘架戰機低空機槍掃射著掠過海灘,清除了抵抗登陸的最後一道屏障。
6時31分,H連連長伯恩中尉乘座的登陸艇第一個衝上海灘。隨即,第二波的登陸艇也擁蜂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