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陷害(1 / 2)

長陽城,行宮議事廳。

大酋長榆罔,句龍、司馬、司徒以及華曦等氏族首領大小數十名,眾人濟濟一堂,商議薑薛軍團在鷹山潰敗而逃之事。

樂遽的親信,也就是送信的那位信使則恭候一旁守候決議的結果,以便在第一時間內返回北水泉向樂遽複命。

根據樂遽親信帶來的軍情消息是:薑薛畏敵避戰、擅離職守、不服號令,以至於短短四天不到就丟失了鷹山,破壞了大軍整個戰略部署。這樣的罪名,在這個年代就足以將其處死問斬了。

隻要大多數的氏族首領點頭,氏族聯盟的大首領可以將其他氏族首領問斬。在大禹治水時,防風氏的首領傲慢無禮,遲遲方來與各首領商議治水之事,就被大禹直接給砍了。那時候的大禹,也不過是堯任命下的司空,代替他的父親鯀領導各個氏族治水。

因此,如今如果榆罔一旦肯定了薑薛的罪名,隻需一句話,薑薛便要人頭落地。

正如所料,眾大臣以及一些支援和參與了薑薛軍團行動的氏族首領,他們在得知了這個關乎切身利益的消息後,情緒異常激動,紛紛強烈要求榆罔立即將薑薛革職問斬。不說死去的族人和資助進去的物資在薑薛這種消極作戰下化為烏有,那山戍大軍一旦兵臨城下,他們在場之人,無論是貴族還是氏族首領,擁有的財富將被洗劫一空,甚至遭受滅頂之災,這對這些社會中已經掌握了初步生產資料的人群來說,是一件極度可怕的災難。因此,任何一個人都出於人類的天性,就像論壇或是火爆網站帖子一樣,大群不明真相的無知者紛紛“挺身而出”指責向同一目標。

人多了,腦殘也多。這個現象在任何時代都是普遍存在的。因此,這類人也成了樂遽這樣的陰謀家或是炒作集團的工具。憤青一詞也已經不再局限於一個方麵,娛樂,金融等等行業都充斥著大量這樣不明真相的憤青。

作為新任命的軍司馬,雖然隻是臨時的,氏族力量在長陽隻能算是中小氏族的首領華曦,也被大酋長榆罔安排到了中席坐下,而並非以往的末席。

他端盞肚子喝著難得的果米酒,品嚐著這口感不怎麼樣,但在這時代卻顯得十分珍貴的奢侈品。長陽人把這種液體成為酒,不過華曦習慣地他叫做果米酒。釀酒的人們雖然已經掌握了初步的釀酒技術,但卻還未有將不同農作物分開釀酒的意識。人們把吃不完,即將壞掉的食物全部攪拌在一起釀酒,因此酒的味道以及口感都是甚差的,和現代價錢最低的酒相比都相差甚遠。

{沒有豬腳的幫助下,小弟將酒出現的年代提前點兒,這也符合長陽部落的糧食生產力。}

在他看來,這件事情並不是信使所說的那麼簡單。從那樂遽和薑薛二人的性格來看,華曦估計多半是因為一些權利相爭而引起。不過,自己並沒有合適的理由,也不敢肯定的確如此,並沒有摻合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