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一:與子同仇(1 / 1)

月色照耀在草地上,它勾勒出一對赤身裸體的少年少女。少女似美玉雕琢而得,其貌也更為傾國傾城;少年身材魁梧,身上多有刀劍傷痕,其貌也是再賽公謹。少女起身欲著衣,其臉上洋溢的是剛“行歡”後的滿足與幸福,少年大口喘 息著,他拉住少女的手再次把她壓於身下,“忠哥…”少年親了她一下,“明日有高冶氏攻城,你要自己小心…”月光下她顯得更美了…

一身披重甲的男子快步行於王宮大殿,其受皇命而來。男子於一結構絲毫不奢華的木床前單膝下跪且又雙手前拱,“聖上急召臣來何事?”一普通素紗蚊帳後一男子臥起,“龍將軍日夜為國奔勞…”其又為一陣咳嗽,眾人稍緊張,帳中人揮手示意無礙,由其聲可得帳中應為一與龍至忠年紀相仿的少年,不過其久病纏身聲音也未如龍至忠來的渾圓有力。“可惜朕久病臥床也已久難以同將軍攜手衛國,唯有委屈將軍獨擔重任…”

又為一咳嗽,龍至忠不由憂心其大齊之帝安康,帳中人傳以笑聲,“將軍近坐朕床。”龍至忠唯有從命坐於床邊,一蒼白的手伸出來緊緊握住他的手腕,帳中為一極為慘白的病臉,“朕聞將軍愛駒殉於沙場現無良駿可用。冠史…”

男子喚來為其更冠之人,“去牽吾白風禦馬來!”那宦官領命離去。男子鬆開了手,“朕現在還能給你的就是我大齊天下兵權,故朕要同你結為異姓兄弟,無需凡禮隻要心誠以血為戒…”男子費力地咬破自己手指伸於龍至忠前。

“聖上…”又為一陣咳嗽,“將軍莫再推辭,此也可了朕心願代朕勞於沙場…”龍至忠跪於地磕以三響頭繼而複起咬破自己手指與男子之血相融。殿外傳來一馬叫,單聞其音便可知其為駿馬,絕為萬中挑一。“禦弟去吧!代朕守我山河。”“臣弟去也!”龍至忠出大殿,騎上駿馬離去,眾人目送其遠離直至其消失。

“聖上,龍將軍靠得住嗎?”“鯫生之輩怎懂大丈夫之誌,多少自稱豪傑之人卻以我大齊為現今國危而叛離,惟獨我禦弟…”

大將軍府外豪而內樸,邊小雨為龍至忠披上其縫製的紅鬥篷,為其擦拭寶刀。邊小雨由後伏於龍至忠背,“一個女人要讓她的男人在戰場上記得她就要為他擦洗刀劍…”

龍至忠回身吻了她一下繼而轉身離去。

在齊兵營龍至忠身著鎧甲騎於戰馬之上,其抽刀指天,問旗下眾將士,“為何我大齊能成威震亂世的大國,能捍守九廟固我城池?”一士卒回曰,“我大齊兒郎置死生度外,隻為孝國!”“好一句置生死於度外,也正因如此我大齊兒郎舍命以其血肉築我城牆,以其亡魂捍衛我大齊尊嚴。城外有一群人要奪我山河,如果我們降敵而敗陣待其高冶入城也勢必殺我父而淫我母,我們是要將他們趕回老家還是淪為他們的奴隸就看我大齊兒郎手中利刃,是要取勝還是為其奴隸?”

眾將士齊言,“衛我山河,捍我九廟,祭我亡兄…”“好,兒郎們,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與子同仇,與子同仇,與子同仇…”

龍至忠使以馬韁駛馬飛奔而去,眾將士緊隨其後。

城門外一著銀鎧持銀槍之人立馬高冶軍首,另一人上馬而前,“風弟,城中有一人可單騎闖宋營,孤刀斬三雄,弟可能贏?”風策未回頭望於此人,其隻是一笑,那笑稍帶邪惡,“我槍飲盡天下英雄豪傑之血又怎會畏以一龍至忠?傳令下去,攻城!”高冶之軍彩旗飄揚,鑼鼓喧天,士卒呐喊之聲也更為震耳。雲梯巨木筆筆皆為,城頭之上卻又有百神射持弓上箭,更有千斤落之巨石而砸。

城頭一著紫色戰甲手中也亦為紫青寶弓之人現於眾高冶人眼,其應亦為守城大將紫雲之九箭神將花十三花鄴是也!傳說其多次射傷來軍首將而迫使敵軍離去,其守城技藝之高超也可謂天地間數一數二了。

“我等奉將軍之命於此何為?”眾將士齊言,“與子同仇,與子同仇…”

風策大笑,“好一個與子同仇,那莫怪風某人拿你開刀。”風策同幾將領飛身上城牆,此為高冶曆來招式。

齊牆足有三人之高而能輕易騰空而上者必為輕功中的好手,城頭衛將甚多敢上城者其武藝也必定為一輩中之佼佼者。花鄴一笑由箭蔞掏出一矢上弦箭出弓離弦正射風策。風策以其槍杆測擋箭,箭之威力恐怖風策無奈落地,可惜他身旁二將是沒有那麼好運氣,其二人皆傷於箭氣之下。

風策橫揮手中銀槍,怒視花鄴,左手伸起,“全軍攻城!”

花鄴不再笑臉,“我們與大齊同生,亦與大齊同亡!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大齊兒郎們拿起你們手中的利器來捍衛我們的大齊…”城上傳來呐吼之聲,“與子同仇,與子同仇,與子同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