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衣冠塚(1 / 2)

北宋徽宗年間,龍城。

山林之中,一聲巨響,鳥獸四散,滿山的高樹肅穆而立,數以千計的百姓湧向祭台。兩鬢霜白的老石匠帶著眾弟子以及他的兒孫,被眾人擁簇者,走上了祭台。

老石匠望了望天上的太陽,轉臉向弟子們揮了下手。眾弟子抬著一塊巨石,放到了祭台的中央,並拉開了巨石上的蒙布。老石匠吹散了巨石上的塵土,將一排刻石工具整齊的擺放開來。老石匠身後立著十幾位小石匠,相繼為他遞上雕刻工具。圍觀的群眾屏聲靜氣,婦女捂著小兒的嘴,不讓發出任何聲響。

鑿子按在巨石上,錘子捶打,發出清脆的響聲,聲音回蕩在深幽的山穀中,來回撞擊著響徹雲霄。老石匠雕琢了第一下,眾弟子才相繼上前,在巨石身上刀刻斧鑿。這是個老規矩,自老石匠師爺的師爺手裏,就一直是這樣,傳承到現在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了,但規矩總是規矩,是要遵守的。

老石匠帶著眾弟子,各種鎢鋼篆刻刀精雕細琢,老石匠緊鎖雙眉,精神集中,隻是那一雙蒼勁有力的雙手,在不停的舞動著,漸漸地,巨石經雕刻之後,一個人形顯現了出來。老石匠滿意的縷縷胡須,站在了一旁,看著其他人雕琢。老石匠最小的一個孫子擠在了他的身邊,平時老石匠也最疼愛這個孫子,他伸手將小孫子攬在懷裏。

小孫子抬頭,看見爺爺的胡須上沾滿了石頭屑,跳起來用手淨了淨,道:“爺爺,您刻的這是哪位神仙啊?”

老石匠笑道:“嗬,爺爺刻的可不是神仙,是一位大英雄。”

小孫子顯然有了興趣,因為爺爺平時雕刻的,都是各路神仙,他也都能叫上名字。小孫子聰明伶俐,在心裏默默的記下了各路神仙的名號和他們的故事,講給他的玩伴們聽。但這次爺爺刻的卻是位英雄,便追問道:“那他身長幾許,何方人士?”

老石匠道:“他身長八尺七寸,形貌偉岸,臂長如猿,足履似蓖,跟我們一樣,乃是咱們龍城人士。”

小孫子想,既然這麼偉岸的英雄,必有過人的本事吧,便問道:“那他有何本事啊?”

老石匠道:“那可一言難盡哪。此人臂力千鈞、一腔抱負。曾抵禦匈奴、平複叛軍,保境安民,功勳卓著,在百姓心中可是位活神仙哪。他自幼習武修身,精於騎射,箭術百步穿楊,擊石穿空。亦飽讀兵書、深悉兵法之道,百戰百勝,是千古奇才。雖立下功勳,卻境遇不佳,一生功名未成。鬥轉星移,已過千年之久,但人們沒有忘記他,他的浩氣精神也被越來越多的人傳誦。”小孫子似懂非懂,但他知道,這個人真的很厲害。

石像已經雕琢完畢,老石匠命眾人合力將紅布包裹的神像立了起來。

神像立起,雄壯偉岸。神像之後,是一新開的墓塚。眾人抬著棺木放到神像之前,打開棺蓋,後兩人抬出香木所製身軀,放入棺中。眾人合力將棺木置於墓塚之中。

老石匠手捧一件戰袍、一雙戰靴、一頂戰盔。小孫子手捧弓弩,都置於棺木之中,圍觀的百姓相繼下跪、叩首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