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深思(1 / 2)

戰古曆573年,冬,月之國工布城外。

孫亮對於母親的懷念也隻是閃現了一瞬。因為孫亮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時間隻還剩下了短短的一瞬。然後,孫亮就永遠的失去了思考的能力了。他回歸了自己的最終的歸宿——大地母親懷抱。

戰場的形式,隨著孫亮的死,逐漸形成了一種一邊倒的局麵。狼軍剛剛被激發的士氣隨著孫亮的倒地身死漸漸的消退了,現在在狼軍士兵的心中的,有的不再是上陣殺敵的萬丈豪情。在他們的心中,隻還有失敗的陰霾,揮之不去失敗的陰霾。

看到這一刻,袁複通也近乎絕望了,他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辦法扭轉局勢了。袁複通不是愚將,而且袁複通並沒有向孫亮那樣的忠義的信仰,而且他也沒有像他的師兄單陽明一樣的對於武道勇往之間、決不後退的信仰。

單陽明是生長在武尊門的,對於武尊的精神有著很強的理解。可是袁複通和單陽明的情況不同,袁複通是是帶藝投師的。袁複通隻是學習武尊一門的武藝,根本就沒有武尊一門精神的耳濡目染。所以在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單陽明要做的就是死戰到底,來全他作為武人的英名。可是袁複通不同,他有著自己的思考,他有著自己的想法。在袁複通的心中,自己和眾位士兵的性命,遠遠的比武人的英名重要。信仰的不同,會使人產生相同或是不同的想法。但是有的時候,過於依賴信仰,不如沒有信仰。

其實說起袁複通的武道精神,要比單陽明的更值得尊重。單陽明的武道精神,代表著無數的猛將,那就是勇往直前,不畏生死。袁複通為人雖然憨厚,直言無忌,但是他所信奉的武道精神卻是和他的性格背道而馳,袁複通更堅信,自己的生命,淩駕於一切之上。但是再看高楓的武道,卻是另一種的不同,高楓的武道,完全是由勝利支撐的,隻要有勝利信念,高楓的武道永世不滅。

戰場之上,袁複通大刀一掃,就兩個月之國的士兵砍翻在地,然後袁複通一攥手中的大刀,振臂高呼,說道:“狼軍的眾位將士,都到這邊來,隨我袁某殺出去。我袁某在此保證,我一定竭盡所能,護你們周全,幫助你們回國去。”

此時候,這樣的一句話,完全要比上百句的鼓舞的話語更能給士兵安全感。士兵們聽過袁複通的高呼之後,漸漸的都集中到了袁複通的身邊。

看到袁複通要跑,程墨和陳大海兩人馬上率領著自己麾下的人馬從兩邊向著袁複通的人馬夾擊過來。高楓手下月之國的部隊雖然精良,可是又怎麼能夠攔得住一群求生欲望非常強的士兵呢?兵器的碰撞聲中夾雜著求生的吼聲,所有的狼軍士兵都有著一個目標,那就是活著回到東北方的祖國去。

袁複通的大刀揮舞著,一馬當先,向著東北方向衝殺著。一陣陣大熊一樣的吼聲從袁複通的口中傳出。對於這樣一支背水一戰的狼軍,就連高楓也想不出一個可以擊敗他們的辦法來。

高楓看到這樣的情況,趕緊叫來身邊負責傳令的傳令兵,吩咐道:“你快去通知程墨、陳大海兩位都尉,放開一條缺口,讓狼軍的殘兵的敗將逃走便是了。窮寇莫追,咱們沒有必要擴大損失。”

高楓大軍的信息傳遞速度也是非常快的,沒有用多長的時間,信息就傳到了程墨和陳大海兩個人的跟前。

程墨和陳大海對視了一眼,程墨說道:“陳兄,依我看,將軍大人說的有理,咱們趕緊依令行事吧。”

陳大海點了點頭,表示讚同,程墨一見陳大海讚同,立即吩咐手下的士兵分開一個缺口,放袁複通和手下的士兵離去。袁複通也不是愚笨之人,看到眼前的敵人越來越少,知道是高楓放開了一條生路,心中也略微的生出了一些感激,袁複通心中想,“這才是真正的名將。勝不驕,不趕盡殺絕;敗不餒,不喪失信心。若是有這樣的度量,真的是足以敵天下了。”麵對這樣的形式,袁複通當然不會錯過,他馬上命令手下的士兵加快速度,逃回國去。袁複通手下的狼軍此時候也是歸心似箭,再加上沒有了阻攔,沒用多長時間,殘餘的數萬狼軍就消失在了地平線上。

太陽之國二十萬大軍攻打工布城,最終以將級武官四人損三、士兵損失十七萬為結局。後世的史學家、軍事家們都稱這次戰鬥為戰古曆史上太陽之國最大的慘敗,當然,這次戰役也是公認的高楓揚名天下的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