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或許也是他們最終選擇停止追擊的主因之一。
“鎮北軍團那邊的五千多俘虜,他們準備怎麼處理?”孫雲霄隨即詢問道。
自己這邊俘虜的近一萬俘虜,那自然是要與自己的大軍進行整編。
反正現在也沒有戰事,有的是時間來慢慢整編吸收。
而三皇子那邊雖然損失也很慘重,不過好在也俘虜了兩萬左右的俘虜,算是填補了一部分士兵方麵的空缺。
雖然俘虜比自家兵力還多,有些不好掌控,但三皇子那邊靈王境強者也多,不怕鎮壓不住。
何況等明年三皇子擴充了新兵後,掌控力度也會逐步提升。
也就鎮北軍團這邊,他們俘虜的五千左右俘虜,那都是天龍國的士兵,想要整編到他們自己的隊伍中去,是不太現實的。
或者說,耗費的精力和時間都太長,有些得不償失。
還不如在烏雞國內,直接招攬三萬人,然後輕輕鬆鬆培養出五千左右的普通、精銳士兵出來。
反正相比於雙方的仇恨,可能那邊都培養出了五千左右的普通、精銳士兵,這邊都還沒辦法完全吸收那些俘虜。
所以最好的辦法,要麼就是用這五千左右的俘虜,去與大將軍那邊交換一些好處。
畢竟大將軍那邊這次三十萬大軍南下,結果隻帶著一、兩萬大軍回去,損失慘重的不行,自然也願意花費一些代價,把這五千士兵給換回去。
怎麼說也都是一些老兵,相比於培養新兵來說,自然要更劃算一些。
當然,這是從時間方麵來考慮的。
這些士兵交換回去後,可以立刻就用上。
而招攬的新兵,那也是需要花費時間來培養起來的。
要麼就是去與三皇子那邊交換一些好處。
反正都是天龍國的人,收編起來肯定比鎮北軍團要簡單的多。
何況三皇子那邊這次也是損失慘重,高層戰力損失多少,孫雲霄不清楚,但至少八萬大軍,在堅守了八年後,哪怕還就地招募一些新兵填補,那最後也隻剩下了不足五萬大軍。
而最後一戰,更是隻剩下了萬餘士兵。
也就俘虜了兩萬士兵,等成功收編了後,才會達到三萬多的規模。
要是有機會能把這五千俘虜交換過去,那麼至少在短時間內,三皇子的大軍,好歹也維持在了四萬的水平。
等明年再次招募新兵後,至少在大軍兵力方麵,依然還是八萬左右的水準,與現在沒有下降太多。
最後一個選擇,那自然是交換給孫雲霄。
畢竟孫雲霄現在也比較奇缺基層戰力,能多出五千俘虜,就相當於這次陣亡了近五千士兵,但俘虜了兩萬士兵。
這樣一來,相當於整體兵力,還多出了一萬五千人。
唯一需要付出的,無非就是大量的銘文。
畢竟鎮北軍團想要與自己交易,那選擇的絕對是銘文,這點不用想都知道。
就算換了孫雲霄自己,孫雲霄也會這樣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