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 2)

說出來也感覺到不自在,更何況是去做呢?可人啊,就愛追逐虛名,就愛自以為是,我就繞不過這個愚,脫不了這個俗。這不,在沉寂六年後,又將自己的六十封家書冠名為《莘莘正道》,並與近年來心靈中的隻言片語以《高原羊湯》之名結集而出。

孩子出國學習,雖然離開了父母身邊,但總感覺對孩子的教育任務遠沒有結束,甚至是一個新階段的新任務。因為,孩子在異國他鄉,一方麵擔心受西方嬉皮士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麵也擔心異域排他的危險。正是有這樣的認識,我堅持不懈地履行教育的職責,費盡心思地探索教育途徑。

今天,我已經教不了孩子科學文化知識,甚至連當今流行的時髦詞語也不大懂,但感覺要讓孩子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做一個自尊、自愛、自強的人,這個目標是不能改變的。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常言道“條條大路通羅馬”,這裏的大道不是一條、兩條,而是有無數條。就一個人而言,它指的是人的方方麵麵的自我完善與提高,六十封家書,就是六十條通往這個目標的大道。

《莘莘正道》內容涉及到學習、生活、交友、審美、做人、修性、勵誌,甚至包括如何學習哲學、音樂、文化,如何注意條理、語速、態度,怎樣思考境界、角度、高度等方方麵麵。由於涉及的麵廣,隻好用“莘莘”二字去概括了。

至於何謂《高原羊湯》?其意是:黃土高原的根,在青藏高原成長,牛羊肉的滋養,讓情感在陽光下流暢,思之再三,點滴感悟唯有以羊湯可以正名。這裏隻是將原有的十二碗羊湯中的四碗端出,裏麵既有出世的希冀,又有入世的濃鬱,但總體來講,主要是為了與大家一起分享。其中說不上深刻,也談不上獨到,隻能說是一點膚淺的認識、真實的感悟、淳樸的語言而已。

願望都是美好的,希望都是動人的,渴望都是急迫的,可我最祈盼人人都能擁有一個:陽光心態,感恩情懷。

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

我言:我在,故我思。

飄洋過海為哪般女兒,你出國已有一月餘,想來生活、學習環境還在適應期間,我們雖然經常通話、視頻,但因距離遙遠,有點心有餘而力太弱的感覺。特別是通過交流,我發現有些事、有些觀念,你還有待於建立一個正確的積極的態度去認識。但這些在電話裏是無法理性地說明白的,有時受你的情緒影響,一些話、一些理也沒有能係統地說透,所以我想借助寫信這一傳統形式,來解決你成長中可能會遇到的態度、觀念等方麵的困惑。

其實給你寫信這一想法在你出國前半年我就有了。今年春天,你開學不久就告訴我說:出國的事沒有問題,肯定可以成行。我聽你的話語是那樣地堅定和急迫,但同時也反映出你模糊而又簡單的出國動機和目的。我想如果麵對麵與你交流,你肯定是有逆反心理的,甚至還會有負麵效應。無奈之下,我乘工作閑暇之際,列了一個與你寫信交流的提綱及數十個需要交流的方麵,今天就從為什麼出國求學開始吧。信中的觀點不一定全麵,但可供你參考,希望能給你在生活和學習及社會實踐中以提示,最好不要事事親自去通過實踐驗證,那樣就失去學習與借鑒的本意了。

我們國家目前雖然還比較落後,但曾經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覺融入世界的步伐從來沒有停止過,可以講它非常的具有包容性,特別是大漢民族的包容性對所有外來的文化和民族、信仰等有著徹底改變或重新包裝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讓黃河流域的人民對曾經包圍他們的少數民族進行了根本性的改變。你看,不論是蒙古族的統治,還是滿清帝國的建立,最後這些民族從衣著到飲食,從文字到語言,甚至體形及肢體語言全部都融人在大漢民族的海洋中。大漢民族不僅擁有強大的感染力,他對世界的探索也從未停歇/所以出國留學,從春秋戰國的四處遊學到今天,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而且發展的更快、更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