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兆飛醒來的時候已是第二天,支書來到了村民委,也不知是誰告訴他的,他知道兆飛受了處分,來安慰兆飛。
“不要想那麼多,工作嘛,隻要老百姓認為是正確的,你就是正確的,老百姓才是真正的英雄嘛。”
“哼,一幫老奶奶的裹腳,天天叫著要跑,卻不敢邁步,也邁不出步,可悲呀可悲!我無話可說了。”
“你無話可說?我看真正可悲的是你,自己怎麼死的都不知道。”支書笑了笑。
“不就是那些領導杞人憂天,怕群眾沒飯吃。”
“錯,你真是聰明反被聰明誤,你好好想想,二龍村發展螃蟹養殖,一年能創多少稅收……”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兆飛想了幾天幾夜,怎麼就沒想到這點。
隻要沒開除,工作還得繼續,兆飛又來到了三岔河村。田山和龍發要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的可行性報告已提交,並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批準。現在,需要召開一個群眾大會。
會議選在晚上,吃過飯,龍發叫了廣播,群眾很快就集中起來,兆飛直接就講:“今晚的會議隻有一個議題,田山和龍發要建立中藥材種植基地,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產業。我們村,土地不是很多,但是山有幾大個,這些山上都自然長著各種中藥材,這些都是錢,如果能加強管理,發展成一項產業,大家就不愁致富了。但是,要得有人來承頭,有人來帶領大家幹。現在,龍發和田山要來承頭,希望大家支持。怎麼支持呢?就是集體把現在的幾座山承包給他們,讓他們來開發和管理,三五年後,再還給集體,到時候,集體就有了自己的產業,而他們將從種植中脫離出來,專門為集體收購和銷售中藥材。到那時,大家的口袋就會越來越鼓了。”
“我們不相信,去年就是相信你的話,把河道租給他們了,結果他們每人賺了幾千,對我們有什麼利?我們去買魚少一分都不行。”一個群眾反對道。
“對,我們不同意,什麼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他們賺了錢,哪還管我們的死活?”
“對,不同意。”
兆飛講完話,群眾就鬧騰起來,他們說的也不無道理,但是眼光也太短淺了。
龍發和田山有點泄氣了,他們很想放棄,既然群眾這點眼光都沒有,愛窮就窮。兆飛雖然心情不好,但是,他還是不希望這事就這樣了結,一定要把種植基地建起來。於是,兆飛提出了自己的設想:要幹就一次性到位,把集體所有生長藥材的山全部算作股份,並把股份以山地麵積的形式分到個人,再以所管理的藥材出產量獲取相應的分紅。
大家基本同意兆飛的意見,後來,兆飛帶領大家,用了幾天的時間,把山分成了若幹份,家家都有了自己的藥材基地。
轉眼就到了年底,二龍村田壩裏全挖成了水塘,就等著來年放蟹苗了。而此時,兆飛也被正式通知回鎮上上班。
兆飛在下派二龍村民委的這幾年,建了中藥材種植基地,又成立了特種水產養殖公司,工作業績有目共睹。鎮上開始換屆了,有人說兆飛有可能會進入班子,也就是當個副鎮長。兆飛不否認,自己也很想當個副鎮長,這樣更能大膽的幹事。可是,正當這樣的呼聲很高時,組織部的同誌找兆飛談話了。
“小兆同誌,你很優秀,現在的鄉鎮就很需要你這樣的領導幹部,但是,鑒於你剛受了處分,這次不能考察你了,本來去年就要考察你的,都說讓你再幹一年,沒想到,竟出了這事。這樣吧,看你有什麼要求,組織能辦的,盡力幫助你。”組織部的同誌說。
“考察不考察我無所謂,處分不處分我也無所謂,我做的事情,為的是廣大老百姓,我問心無愧。感謝組織對我的關心,我不能老是待在鄉鎮,特別是同一個鄉鎮。如果組織真想幫助我,就把我調到縣上,任何一個部門都可以。或者把我調到其他鄉鎮。”兆飛說道。
“我們會考慮的。”
談話結束,鄉鎮換屆還沒開始,兆飛就接到了調令,調到了林山縣老幹局,要兆飛多跟老同誌學習學習。
後來,二龍村又下派了兩個大學生村官,一個是搞養殖專業畢業的,一個是讀中醫專業的,這個正是郭蘭。兆飛感到無比的欣慰。兆飛相信,龍發和田山的種植基地一定會壯大起來。楊武一家的養殖公司也會在他們的幫助和指導下蒸蒸日上。
時光荏苒,轉眼過了幾年,當兆飛再次回到二龍村民委時,那裏已通了高速公路。龍發和田山的養殖基地已走入規模化和規範化,還成立了婷婷製藥公司,田山的媳婦顧婷婷當上了董事長,公司年產值三千多萬元。楊武的養殖公司也蓋了辦公大樓,非常氣派,年產值上億元。村裏家家成了螃蟹養殖大戶,建了洋房,吃上了自來水,鋪上了水泥路,不少人還買了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