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 博弈(2 / 2)

“朕乏了,在你這兒眯會兒。”他閉上眼睛,沉聲道。

這絕對是氣大發了的節奏。

謝玖腐著腿姑且不論,就是手腳靈便的時候,在皇帝動了真氣的時候還是不敢上前,能躲多遠躲多遠的。她拿眼掃了高洪書一眼,不知道皇帝這又是犯哪門子軸。

誰知高洪書滿眼希冀的望向她,估計是想她哄哄,把皇帝給答對樂嗬了,回去含章殿也就不搓磨他們那幫子\宮人。

一肚子餿主意,拿她頂崗上前,做了炮灰,謝玖在心裏連呸三聲。

高洪書見惠妃都露了怯,擺明不想出頭,也不禁縮縮脖子,蔫巴巴地去了門外守著。

這幾天皇帝倒黴到喝口水都塞牙縫,一步一個坑,各種不順。刺王殺駕的事幾天下來也沒個準譜,不過是收拾了幾個失職的禦林軍。端王馬術精湛,若非這幾年身體越來越胖,當天又飲了不少的酒,也不至於摔斷了腿。那麼胖的身子成天窩在榻上養病,就是屋裏堆滿了冰,還是熱的他渾身起了熱痱子,好不淒慘。而太後知道了小兒子的處境,心疼的無以複加,見著皇帝就報怨,見不著還特別把皇帝找去抱怨,話裏話外埋怨端王不小心。

端王憋屈,太後憋屈,皇帝比他們更憋屈。

自文華閣大學士左丘興被處決,內閣便少了一人,皇帝看好翰林院侍講學士程淨,旨意才到內閣便被駁回,首輔朱維中直言拒絕,道先帝常言此特旨擢拔入閣,帝位居高位易被蒙蔽,理應廷推,經由九卿及各科道官員共同推舉閣臣,最後由皇帝圈定。

大燕建國之初,內閣置七人,是以侍讀、修撰、編修等職入閣,官位不足五品,不過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後來幾經更迭,權力加大,加封的爵位、兼任職位也越高。永徽帝強權,內閣尚敢駁皇帝旨意,仁宣帝仁厚,更加倚重內閣,使得內閣決策權越加擴張。

翰林院侍講程淨出身書香世家,滿腹經綸,常為景元帝講讀書史。此人看待事物往往一針見血,言辭鋒利,可手段卻甚為圓融,並不偏激。

而內閣舉了幾個人,裏麵赫然有左\派餘黨,甚至連人才凋零的楊氏一族也拎出來了。

皇帝看重程淨,一是他的確才學過人,最重要的還是他與四大名門沒有過深的交情,算是官場難得的一道清流。他費了吃奶的力氣,把楊氏給壓了下去,左氏也連\根拔起,好不容易打了個翻身仗,轉眼就讓朱維中打了一悶棍,抬出先帝來壓他。

大燕四大名門,各個存在的曆史都比這個朝代還要長,左右製衡了朝廷不知多少年,皇帝既發了狠,就絕不能容忍他們再起來。

楊氏、左氏都自顧不暇,朱氏和張氏明裏暗裏不和,可又不能當真撕破臉皮,四大家族就剩他們兩家,誰都不是傻子,也都看出皇帝這是衝他們使黑手了,連帶著平日的小打小鬧都收斂了不少,漸漸暗有了聯合的意向。而且遠不隻如此,居然還拉拔早被排擠出權力中心的楊氏,妄圖人多勢眾對抗皇帝,這場君臣博弈,漸漸步入高\潮。

太後在兒子和哥哥的鬥爭中,自然是向著自家兒子的,一邊在宮裏打壓皇後,一邊抬舉張妃,對著代國公裏挑外撅,好一頓甜棗往嘴裏捅。

代國公倒是悶棍挨多了,硬給打出了經驗,兩邊吊著,誰也不得罪,隻是多少還是偏向了朱家,唯恐他這小外甥收拾完朱氏,就倒出手來搗鼓起自己。

太後憋了一肚子的氣,母子倆成天研究衝誰下手,聊聊到了端王那兒,太後就是各種埋怨,什麼什麼就都想起來了。

皇帝也憋著氣,怎麼聽太後的話怎麼不順耳。什麼端王大意,亂出風頭,趕情他弟\弟替他擋煞還擋岔了道,就應該那馬一蹶子踩他這個皇帝腿上就好了?

每日跟在皇帝身邊的高洪書,可算是領教了皇帝神奇的腦回路,別人說什麼都能杵他肺管子上,看天覺得高看地覺得厚,看誰誰都不順眼,照鏡子都斜著眼睛。不過奇怪的是,皇帝憋屈著,不知是沒倒出功夫來,還是怎麼回事,居然沒衝含章殿下手,一眾宮人慶幸之餘,心卻提到了嗓子眼兒,都怕皇帝憋到了極致,一旦爆發就來個死傷一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