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 記

彭陽法院建院29年,曆屆領導班子和全體幹警勇於探索、團結務實、鍥而不舍、艱苦創業,審判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伴隨著彭陽曆史前進的步伐,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發展歲月。起步、發展、提升,這一切都凝聚著全體幹警建設彭陽縣法院的智慧和心血,更飽含著一代法律人對這方熱土的眷顧。展示、挖掘法院文化實力,傳承法院文化曆史,已成為院黨組成員的共識。特別是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及最高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人民法院文化建設的意見》出台後,院黨組積極響應,順應曆史潮流,於2010年初決定編修《彭陽縣法院誌》,這一推動法院文化建設的重大舉措,得到了上級法院領導及彭陽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院長馬尚軍還將編纂《彭陽縣法院誌》作為法院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縣人代會上鄭重承諾,將《彭陽縣法院誌》作為彭陽建縣30周年的一份厚禮。當年4月,編修工作啟動,由政工科負責,辦公室其他人員配合。

編修《彭陽縣法院誌》之初,沒有成熟的體例及編修經驗借鑒,更沒有專業人員協助。政工科科長高俊龍帶領大家從固原市中級法院、原州區法院、彭陽縣檢察院及本院檔案室的案卷中一本本翻起,用簡單原始的方法記錄、收集相關資料。先後共翻閱各類訴訟案件卷宗3000多件,行政檔案卷宗1000多件;走訪調查自建院以來曾在彭陽法院工作過的領導、調離人員、離退休幹部及已故幹警家屬等200多人次;赴青銅峽市法院學習借鑒《青銅峽市法院誌》的編纂方法,聽取區、市、縣有關修誌專家、人士對修誌的意見和建議。至2010年年底,收集整理相關信息資料10萬餘字,做了大量、有益的基礎性工作。

2011年4月,院黨組決定成立《彭陽縣法院誌》編纂委員會和編纂辦公室,先後抽調政工科、辦公室5人專門從事法院誌編輯工作,其間得到黃彥博、王佩琪、馬效宗等全力協助。聘請彭陽縣史誌辦公室副編審高萬偉進行業務指導並總纂,編纂工作步入正軌。製定了編纂計劃,確定了院誌篇目,明確了編輯任務。按照編纂體例,對原始資料重新核實、完善,進行了全方位的擴充。對無法查清或部分遺失的曆史圖片、資料,多次走訪知情人,並在彭陽有線電視台、法院電子顯示屏進行公告征集。主編馬尚軍、副主編張世平,把編修院誌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經常關心指導,解決難題;全體編纂人員集思廣益,博采眾長,團結協作,夜以繼日。2012年7月20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了《彭陽縣法院誌》送審稿。7月30日在彭陽縣法院召開了《彭陽縣法院誌》區、市、縣三級評審會,得到史誌專家、上級法院領導和與會人士的一致好評,通過評審。8月初,根據評審意見,將修改完善的《彭陽縣法院誌》送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員會國家保密局、寧夏回族自治區地方誌編審委員會進行審核後,遂交付寧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刊印。

《彭陽縣法院誌》編纂過程中,得到固原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黃金柱、彭陽縣縣委書記張國彥、縣長趙曉東、縣人大主任楊忠、政協主席鄧萬儒、彭陽法院原任院長鄧萬科及離退休幹部、調離人員、在職人員的熱情關懷;亦得到黃河出版社傳媒集團寧夏人民出版社、彭陽史誌辦、彭陽縣二中印務等單位的大力支持;部分離退休老幹部積極提供珍貴圖片和曆史資料,撰寫回憶錄;編委會成員、庭室負責人及部分業務骨幹認真審校初稿,在此一並謝忱!

由於編纂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資料匱乏,疏漏、謬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領導、讀者批評指正。

彭陽縣人民法院

2012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