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黑竹溝(1 / 2)

中國八十年代是一個去舊迎新的關鍵時刻,也正是正邪錯對難辨,所以才會發生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這年秋末,十歲的趙天賜隨著爺爺趙金海前往四川黑竹溝訪親。自從文ge結束,這親朋好友間的來往才慢慢正常化。

這爺孫兩人走了大約兩個多月才進了樂山市地界,其實這次趙金海之所以去樂山黑竹溝,並不是去訪親,而是應一位故友所求,才不得不硬著頭皮走這一遭。

趙金海是風水世家出身,前些年沒少因為這事遭罪,隻是如今政策放開了,趙金海才能離開老家四處走走,而他身邊這個十歲的孫子趙天賜卻非是趙家子弟,而是自己收養的一個孤兒。

摸黑走在山澗小道上,山風甚是寒冷刺骨,兩人一狗就這樣默默的走在山道之上。

這黑竹溝邊上有一村落叫羊角村,其實這個名字取自於這黑竹溝後麵的羊角山。由於羊角村地處偏僻,所以未受到戰火的波及,反而在大串聯的時候有一夥小紅兵來這裏鬧過幾日,最後見這裏都是一些老實巴交的山民,便打算離開,誰知當日下午有三名小紅兵無意間進了黑竹溝,這一去便未回來。

小小的羊角村失蹤了三名小紅兵,這可不是小事,其他小紅兵立刻就想組織山民一起進黑竹溝尋找,誰知這看似忠厚的山民死活不願進這黑竹溝。山民的異樣行為自然引來小紅兵們的憤怒與不解,最後在紅色意誌的要求下,有人才道出山民們不願進黑竹溝的原因。

小紅兵一聽現在還有人敢宣傳封建迷信,一下子就火了,立刻強迫幾名山民帶路朝黑竹溝而去。這雖說是烈日當空,但黑竹溝裏麵由於樹竹林密陽光也難以射入,總是讓人感覺寒氣逼人。

在黑竹溝外麵轉了幾圈,最後幾名山民一咬牙便帶著不知死活的小紅兵闖入了黑竹溝。誰知才進去沒多久便一個個都像瘋了一樣的衝了出來,而且神色驚恐不已,進去二十幾人,出來卻不足十人。原本不信封建迷信的小紅兵一個個都被嚇破了膽,回到村裏也不敢久留,便匆匆離開了羊角村,至此後在無人進入這個似乎塵封已久的羊角村了。

在山道上行了三五個小時,這才遠遠看到幾盞昏黃的油燈在山腳下忽明忽暗。來到到村口,一棵大樹下石盤邊上坐著一老者,手裏的旱煙袋還在吧嗒吧嗒的抽著。

“唉,終於來了。走吧,屋裏的飯還熱著呢。”老者起身在前帶路,趙金海沒有言語一句,便跟著走進了村口第一家一處破落的院裏。

進了屋才看清楚這老者一身老舊的破棉衣,屋裏桌上有三葷三素六個碟碗。這在當時可算是招待上麵的大首長才有的待遇。

“這就是小天賜吧?都長這麼高了。”老者上前拉著趙天賜的小手笑嗬嗬的雙眼眯成了一道線,似乎意有所指。

“馬老四,咱們的事情晚些時候再說,先吃飯。”趙金海冷著臉坐下隻管吃,小天賜也跟著坐下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身邊的小黑狗嘴裏啃著一塊骨頭,也是沒有一絲文雅的吃相。

飯後趙天賜便在另一間屋裏睡下了,趙金海這才和哪位被稱之為馬老四老者低聲說起話來。

“當年不是說好的嗎?咱們南北兩派通靈師再無相聚之日,你現在怎麼個說法?”趙金海冷言問道。

“嗬嗬,趙師兄還是那麼在意當年的賭約?若是如此,這鎮屍錢還給師兄便是。”馬老四說著便將一枚金光閃閃的銅錢放在桌子上推到了趙金海眼前。

這枚鎮屍錢是北派常用的法器之一,雖說不值什麼錢,但對趙金海而言,卻不是一枚小小的鎮屍錢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