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撫軍拜將(1 / 3)

李穆然將東豫州兵備的消息傳給苻堅後,果然苻堅的封賞便隨之而下,與封賞一同到來的,還有苻堅給他的一道任命密旨。

“撫軍將軍……”李穆然看著苻堅的密旨,不知該喜該憂。這就是苻堅許給他的“一軍之將”了,這是僅次於四禁軍、二衛軍的將軍軍職。秦國軍隊編製從上到下,分為四禁軍,二衛軍,四軍長,非戰之時,每支軍隊各五萬人。

其中,四禁軍因為是聖上的親軍,故而地位最高。原本,四禁軍的戰鬥力也是最強的,可是襄陽一戰,四禁軍是主力,傷亡慘重。此後四禁軍退回到長安城,空缺逐步由新兵和良家子弟營頂上,因此戰鬥力反而沒有二衛軍來得高。

二衛軍分為左右兩衛,非戰時為太子的親軍,戰時作為側翼輔佐四禁軍,故而以步兵為主。慕容垂打襄陽時,統領的就是左衛軍。回到長安後,他因兼有京兆尹的職位,故而左衛軍大將軍一職便於去年六月交給了長樂公苻丕。這之後苻丕帶軍前往襄陽駐紮,慕容垂手上除了長安的常備守軍之外,便暫時沒了軍權。

而四軍長,則分別為衛軍、撫軍、鎮軍、冠軍。撫軍的上一任大將軍在查貪腐案時獲罪處斬,此時的撫軍,一直是由軍中第一都尉兼任大將軍一職。這位第一都尉來頭不小,乃是苻堅族孫苻登,據聞他少時勇猛威武,中年後沉穩能幹,備受苻堅青睞。李穆然心知,這所謂“第一都尉”,苻登並不放在眼裏,他現在當著這個軍職,做的卻是一軍之將的事,想來一旦開戰,苻堅定會對他另有任命。

而苻堅這時下了“撫軍將軍”的任命,自然也是在明確無誤地告訴李穆然:過不多久,他就可以回長安。一想到長安,李穆然就會想到他和郝貝的那個婚約。眼下他身為“一軍之將”,論起軍階來,比慕容山還要高一級。郝貝嫁給他,一過門便是將軍夫人,這個身份,應該不會辱沒她了。

他想到此處,輕輕歎了口氣:這一生,他是注定和冬兒愈行愈遠了。

消息一來一回,已經過了將近四個月,此時天氣漸熱,建康城又快到了夏日炎炎之時。

這四個月來,李穆然常與慧靜走動。慧靜不常與慧遠同在廬山,他平日裏都待在建康城中,遊街串巷,四處化齋。

不少達官貴人看慧靜是釋道安的門徒,又見他與慧遠熟稔,適逢晉帝崇尚佛道,便常請他到家中講佛。

這些人對慧靜都沒什麼戒心,聽他問什麼,便答什麼,尤其是家中女眷,更是七嘴八舌的,什麼都跟慧靜講。於是李穆然托慧靜的福,知曉了許多士族秘聞。

李穆然雖然不好說人是非,但職責所在,與劉風清等庶族公子閑談時,便不經意地將這些士族秘聞都帶了出來。比如某位庶族才子到王家做客後,王家家人把他坐過的椅子悄悄燒掉;又比如清河崔氏的門房到鄉間欺男霸女,被庶族出身的官員懲治後,崔氏反借朝中勢力將那官員*得一年之內連降三級,可憐那是一介文官,調到南方平亂,慘死異鄉。

劉風清眾人聽了李穆然說的例子,初始聽得義憤填膺,久而久之,便起了同仇敵愾之心,言談間,動輒便是“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之歎。

李穆然心知自己這是在晉國庶族中埋下了一顆火種,假以時日,這星星之火,必能燎原。同時,晉帝也已經覺察到了士族勢力對皇權的影響,近年來晉國朝中對於庶族中人愈發看重,因此士庶矛盾也變得日益激烈……隻是,真要等這矛盾發展到不可調和,還需時日。而李穆然眼前缺乏的,也正是時日。

不知天公究竟是在幫秦還是在害秦,太元六年的上半年,晉國遭遇了五十年難得一遇的大旱。從湖廣到江浙,綿延千裏,全是旱情。

土地龜裂,莊稼枯死,甚至有些地方,連人喝的水也不夠。建康城緊靠長江,雖然還不至於缺水,但每天聽著四處傳來的旱情消息,也難免人心惶惶。

大旱之後,必有蝗災。蝗災過後,則是饑荒。

四月時,晉國大旱的消息便已傳到了長安。六月,蝗災的消息也到了。

七月,李穆然得到苻堅密旨。那密旨讓他留意晉國饑荒災情,同時附了一句話:如果災情嚴重,則年底秦國將派兵南下,至時李穆然便可將領頭人一職交予古董店的梁掌櫃,自己動身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