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山海的傳說(1 / 2)

在這世間,隻有兩種人。死人,還沒死的人。

《山海經》開篇,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瑤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其意大致為:在南方鵲山山係,有一座山,名為招搖。山上蘊藏著豐富的礦藏和珍稀的動植物。例如人吃了就不會感到饑餓的祝餘花,光華照耀四方的迷穀樹,像猿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既能匍伏爬行,又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的狌狌獸,生長於水中,人佩帶它在身上就不會生蠱脹病的育沛草......但是這些都隻不過是凡人對於這座招搖山的認知的冰山一角。在神秘的道宗六脈中,對於招搖山卻是另一種說法。

相傳在古天庭時代,位於東海的龍魚國國君巫鹹天賦異稟,不甘於屈居人族之下,策劃東海萬族結盟,由蓬萊為入口,一路殺伐攻陷人族重地山河,太華,青墟,洛澤,絕峪。最終打上了南天門攻入人族第一聖地天庭。那一日是所有人類修士抹不去的傷痛記憶。天空壓抑,電閃雷鳴,混沌破裂。甚至在大地上都可以親眼目睹南天門被轟碎墜落,東海萬族呼嘯進入天庭。戰爭是殘酷的,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無盡的天將與海族屍首從天空中墜下。猶如綻開了屍海血雨。沒有人知道後來發生了什麼,隻見到兩道光影從天闕一直打到招搖山,有人說其中一道是巫鹹王。

隻是後來兩道光影再也沒有出現。

戰局瞬息萬變。失去首領的東海萬族如一盤散沙,被前來支援天庭的各方人族豪傑一路擊潰,敗退回東海最深處的海底聞鱗城,豪傑們才算作罷。但是天庭亦是元氣大傷。一代天帝竟落得下落不明。萬裏天闕崩塌大半。當年號稱百萬天將的一代王朝如今隻剩下不到一成。一朝之間天庭瓦解。殘存的天庭部族最終改天庭為玄都天闕。與其他五個人族重地合稱道宗六脈。而這些都是後話。

在海族敗退後,眾多修士聚集招搖山,但除了兩具早已破爛不堪,死後仍散發至強氣息的屍骨,卻沒有任何人有任何的發現。歲月可以改變世間的一切,如今的招搖山頂,除了那塊巨大的刻著“英雄斷魂,天路崩”七字的石碑,再也難以發現關於當年那場不為人知的驚世大戰的痕跡。甚至是那位與巫鹹王同歸於盡的無名英雄到底是誰,也沒有人真正知曉。但是簡單的英雄二字,卻是六脈共尊。

這一日的招搖山腳,正有六七個青年人頂著炎炎烈日,個個背著藥簍在此地蹣跚。若是細看服飾,還能發現原來是附近靈池派的年青弟子,看起來是奉師門之命來此采集靈藥。

“二師兄,我們可以歇一歇嗎?”狄陽氣喘籲籲的說。見到有人開口提議,一眾年輕弟子紛紛附和:“對啊對啊,我們幾個才剛入門沒多久,也隻不過比凡人強那麼一兩招而已,就讓我們先歇息一下吧。”並且一個個恰到好處的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

被眾人稱為二師兄的男子看起來已經有三十歲,名叫李海。修為在年輕一輩弟子中不說第一也差不多了,深的師傅的喜愛,也因為這樣被狄陽和師弟們私下裏稱為“厲害師兄”。算是他們踏入玄門的第一個崇拜的人物了。

但是李海雖然平時和藹,關鍵的時候卻往往對師弟妹們異常嚴厲,說道:“現在已近申時了,師傅命我們天黑之前趕回門派,但是靈藥卻還是少得可憐,今天必須要采到那個深淵前為止”說完又指了指招搖山西側的那個所謂的深淵。“你們要是想早點休息,就現在加把勁使出點兒力。”

狄陽和師弟們都知道,自己這個師兄說出口的話,就算你跟他磨破了嘴皮子他也不會更改。隻有無奈的一拍背上的藥簍,小聲的嘀咕了幾聲,但是手上卻也是加緊了起來。畢竟這采藥的事情,門派裏長老一個月也就吩咐一次,狄陽他們為了早日學到玄法,成為朝思暮想的大豪傑,都是主動要來到招搖山采藥的。

不覺間申時都已過半,狄陽與師弟師妹們采完崖邊的最後一株藥草後,一口氣就坐倒在了崖邊,此時正好日落西山,落霞總是充滿了神秘的美感。

坐在狄陽邊上的洪全德對著落霞不自覺的遐想了起來:“狄師弟,你說這世上真的會有仙人嗎?我們一生求仙,如果是他們,他們有什麼追求呢?”可還沒等狄陽答話,另一側的孫飛君就忍不住接了下去:“我要是仙,我就要賺好多好多的錢,讓我爹娘過的開心。哦對了我要是仙,我就要把他們也變成仙人。”旁邊的師兄弟們聽到兩人的熱論,也都開始遐想自己成了仙,一個個暢談起來,也忘了身上勞累的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