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計策?”
“今年是公元前212年,也正是焚書坑儒發生的時期,去年的時候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議下焚燒掉了百家書籍和反對秦朝政權的書籍,但坑儒事件還並沒有發生呢。”
“所以你打算將這些方士?”
“沒錯,就看盧生上不上鉤了。”
齊凜閉上眼睛,腦海中似乎已經勾勒出了一副壯烈的曆史事件。
曆史上焚書坑儒是兩大事件,而坑儒的導火索就是這些煉丹的方士。秦始皇以此為借口將四百六十多名儒生活埋於鹹陽,目的其實是為了強製推行思想的統一,鞏固自己的統治。
三日後、鹹陽宮。
盧生帶著侯生一如既往地進入宮中麵見秦皇。
“陛下,您該服用丹藥了。”
盧生將煉製出來的丹藥獻給秦始皇,秦始皇大手一揮,將丹藥打落在地上冷聲道:“你二人煉製的仙丹寡人服用了一年有餘,但絲毫未見好轉,倒是齊仙人神通廣大,已經為寡人去尋找煉製仙丹的材料。哼,留你們還有什麼用!”
盧生和侯生連忙跪伏在地上哀求道:“稟陛下,微臣法力微末,但對陛下忠心耿耿,還望陛下饒命啊。”
秦始皇冷哼一聲,拂袖而去。
一日後、以盧生和侯生牽頭的幾十名方士以及四百多名儒生被秦始皇派兵捉拿,在鹹陽城郊活埋。
丞相府。
三川郡守李由憤憤地衝入大廳質問李斯:“父親、您為何獻計陛下將四百多名儒生活埋?這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啊!”
李斯是一個清秀的中年男子,他看到憤慨無比的兒子,不由得歎了口氣:“由兒、這數月鹹陽城中你可聽曾聽到那些儒生在說什麼?”
李由怔了怔道:“不少儒生和方士在說陛下剛愎自用、以刑殺為威,貪於權勢,不僅得不到仙丹,還會失去天下。”
李斯站起身緩緩道:“沒錯,這就是這些儒生和方士必須死的原因。去年淳於越上書陛下提出廢除郡縣製、恢複分封製,甚至還要讓皇家子弟封侯裂土。在權貴看來,這必然是一件好事。但這對於我們法家和陛下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可這又與儒生何幹?陛下如此行徑,實是將自己置身於天下讀書人的憤慨之中啊。”
李由動容道。
李斯輕搖頭:“由兒、你還需要曆練啊。近幾月鹹陽城中的風言風語,其實就是那些妄圖複辟分封讓曆史倒流之人的手段,他們欲借輿論之力來逼迫陛下。可陛下心裏清楚,一旦讓這些勢力壯大,對於他的地位而言就是一個威脅。我們法家倡導郡縣製、推崇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儒家依附分封而存,就是站在我們法家的對立麵上。所以、這四百儒生必須得死,這也是對那些複辟勢力的一個震懾,相信經此之後,那些有心之人就不敢妄動了。”
李由聽了父親的一番言論後被折服,可多年來的認知讓他難以接受這樣悲慘的事情,隻好落寞地離開了丞相府。
李斯揉了揉頭,閉上了眼睛。
風雨欲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