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晚,一點都不玩。來了就好,皇祖父還以為,再也見不到你了。”
說完,經不住老淚縱橫。
一時間,祖孫倆抱頭痛哭。
休息了一會兒,老皇帝撫摸著趙景玉的頭,語重心長的說道:“玉兒啊,現在的局勢你都知道了嗎?”
趙景玉點點頭,“孫兒知道。皇祖父請放心,孫兒會保衛京都城,保護皇祖父的安全的。”
老皇帝連連點頭,“皇祖父老了,以後,這大宋國就要靠你了。小桂子,把東西拿出來吧!”
“是,陛下。”桂公公移動龍榻下麵那條龍的眼珠子,龍榻下麵跳出來一個暗格。
桂公公打開暗格,從裏麵取出一個黃色的錦袋。
桂公公恭恭敬敬的把錦袋遞給老皇帝,老皇帝親自把他交給趙景玉。
“孫兒,你聽皇祖父說,這裏麵是一道密旨……”
這對祖孫倆,還重來沒有像現在一樣,好好坐在一起,聊了這麼長的時間。
趙景玉離開的時候,天空已經露出魚肚白……
回到玉王府,趙景玉把十八暗的人,還有尚隆,給他們做好分工,各自按照趙景玉的安排,去完成自己的任務。
京都城裏,山雨欲來風滿樓。
五天的時間,轉瞬即逝。
趙燁的三十萬大軍,已經浩浩蕩蕩的開到了京都城外,駐紮起來。
趙燁表麵上是屯兵在城外,等老皇帝下旨,就可以進城,論功行賞。
實際上,他的士兵,把京都城的四個城門團團包圍了。
隻要他趙燁一聲令下,就可以攻城,京都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老皇帝收到消息,眉頭緊鎖,他問桂公公,“小桂子,你說玉兒到底有沒有做好準備?”
桂公公答道:“陛下,玉王殿下剛剛不是已經傳來消息說,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嗎?陛下要相信小殿下的能力。”
老皇帝歎了一口氣,“朕不是不相信玉兒的能力,而是,他與燁兒,都是有野心的人,大宋國怕是再也沒有安寧日子啦。”
桂公公趕緊安慰老皇帝,“陛下不要這麼灰心,小陛下可是你從小看著長大的,他的秉性陛下你最了解了,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小桂子啊,咱們老了,管不了年輕人了。這大宋國,隻要是有玉兒在,不落到燁兒的手裏,朕就安心了,燁兒的品性過於陰暗,他要是執掌乾坤,會天下大亂的。玉兒則不同,他的心地善良,會善待大宋國的百姓的。”
……
老皇帝與桂公公的談話,趙燁與趙景玉都收到了消息。
趙燁氣得咬牙切齒,“老東西,就知道你偏心。先太子去世這麼多年,一有賣命的事情,你就讓本王去做。一有好處,你還是隻記得趙景玉那個孽障。本王到底哪裏不如他?哼,隻要本王打下這大宋國的江山,本王發誓,一定要一統天下,做這天下的主人。”
趙景玉收到消息後,苦笑一下,“皇祖父好狡猾,讓孫兒與趙燁自相殘殺,他坐收漁利,這筆買賣,他倒是好算計。”
總之,現在在趙燁黨和趙景玉黨的心裏,都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皇帝已經下旨,三天後,讓趙燁進宮麵聖,就大戰大魏軍一事,論功行賞。
提到論功行賞,趙燁作為主帥,他手下的眾將領按例都要跟著他進宮。
所以,他列出來的進宮的人名單,達到三千名人之多。
趙燁不能明目張膽的帶兵攻城,因為這會背上叛亂的名聲,即使他奪嫡成功,當上了皇帝,也會被世人詬病。
趙燁想名正言順的把人帶進京都城裏,至於進城之後,他要怎麼操作,他可是計劃好了的。
老皇帝當然知道,這是趙燁的陰謀。
所以,他一道聖旨下來,先是誇獎趙燁阻擊大魏國之功勞,接著說,他帶這麼多將領進城,不符合規矩,隻準他帶五十人進城,至於那些未能進城受賞的將領,皇上會派人親自出城宣旨,犒賞三軍。
“老狐狸,”趙燁拿到聖旨,一拳砸在桌子上,手出血了都沒有覺得疼。
他的手下給他獻計,“殿下,何必煩惱。皇上既然下旨,隻準五十人進城,咱們若是抗旨不遵,皇上若是借機把你的兵馬大元帥之職撤了,咱們不就不得不償失了。在下以為,咱們可以如此這般……”
趙燁聽後,笑顏逐開,“好主意,就這麼辦。”
於是,從第二天開始,京都城的四個城門口,那些進入京都城的人,突然增多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