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瑪拉獻給佛的弟子們的花園別墅中,歌文達度過了一段安靜的日子。他聽人們談起在離別墅一天路程的那條河邊住著一位年老的擺渡人,也聽說許多人認為那是一位聖人。
歌文達離開花園別墅,選擇了去渡頭的路,心裏很想去見一見那位擺渡人。雖然他一向是恪守著戒律度日,雖然由於高齡和謙虛,他也受到年輕和尚們的尊敬,可是在他心中仍然有著不安,他的探求也沒有得到過滿足。
到了河邊,他求那位老人把他渡過河去。船到了對岸,他倆一起離船上岸,這時候,他對老人說:
“你對待朝聖的信徒和和尚很仁慈,你把我們很多人都渡過了河。你莫非也是一位求道者?”
悉達多蒼老的眼睛中顯出了笑意,他說道:“哦,大德,你如此年邁,又穿著佛門的僧袍,難道你還把自己稱作求道者嗎?”
“我的確老了,”歌文達說,“然而我從未停止過求道。我永遠不會停止。這似乎就是我的命運。我覺得你也是一直在求道。你願不願意與我說說你的尋求,我的朋友?”
悉達多說:“也許你是尋求得太多了,在尋求的過程中,你卻沒時間去發現?”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歌文達問。
“一個人在尋求的時候,”悉達多說,“往往隻注意自己正在尋求的東西,結果發現不了任何東西,吸取不到任何東西。因為他一心想著自己正在尋求中的東西,因為他有一個目標,他已經執著在自己的目標上了。尋求的意思是設定一個目標;而發現的意思是自由、包容和不設立目標。你這位大德也許真的是一位求道者,因為在你向著目標不斷尋求的路上,許許多多就在你麵前的東西你卻沒有發現。”
“我還是不十分明白,”歌文達說,“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
悉達多說:“大德,許多年以前,你曾經來到這條河邊,看到一個人在河邊睡著了。他一直熟睡不醒,你就坐在他身旁一直守候,可是你,歌文達,卻沒有認出那睡覺的人是誰。”
這位和尚大吃一驚,猶如中了魔法一般,仔細地上下打量眼前這位擺渡人。
“你是悉達多?”他用怯生生的語氣問道,“這一次我又沒有認出你。又見到了你我非常高興,悉達多,我太高興了。你的變化太大了,我的朋友。現在你已成了一個擺渡人嗎?”
悉達多笑了,笑得熱情而興奮。“對,我成了擺渡人。許多人不得不改變很多,不得不曆經各式各樣的生活,我就是其中之一,我的朋友。非常歡迎你的到來,歌文達,今天晚上請你就住在我的茅舍裏吧。”
當天夜裏歌文達住進了茅舍,他睡的是原來瓦樹地瓦睡的床。他向他年輕時代的朋友問了許多問題,悉達多則把自己很多的生活經曆講給他聽了。
第二天早晨,到了該走的時候,歌文達有點躊躇。他說:“在離開之前,悉達多,我想再問你一個問題:你有沒有一種尊奉的教義、信仰或知識,它們能幫助你正確地生活,正確地處事?”
悉達多說:“我的朋友,你知道,當年我們同苦行者一起生活在森林中,我們還很年輕,可是那時候我就開始對許多教義和教師起了懷疑,並且舍棄了他們。雖然從那以後我又有過許多教師,可是對於教師,我的心態仍然同以前一樣。有一段很長的日子,一位漂亮的妓女成了我的教師,還有一位有錢的商人和一些骰子賭徒也曾是我的教師。有一次,佛的一位遊方弟子也做了我的教師,那次我在森林中睡著的時候,是他停了下來,一直守護在我的身邊,我從他身上也學到了一些東西,我感激他,非常感激他。然而教我最多的卻是這條河,還有我的前任擺渡人瓦樹地瓦。他是一位簡簡單單的人,不是思想家,可是他卻像佛一樣明了世界的根本。他是一位至善的人,一位聖人。”
歌文達說:“悉達多,我覺得你似乎仍舊喜歡開玩笑。我相信你,也知道你沒有追隨過任何教師。可是,如果你自己不信奉任何一種教義,難道你沒有某些認同的觀念嗎?難道你沒有發現過某些幫助生活的知識嗎?如果你能對我說說這方麵的情況,我會感到莫大的快樂。”
悉達多說:“不錯,各方麵的思想和知識我都曾經有過一些。有時候,經過一個終點或者一整天,我感悟到了知識,正如同一個人在他心中感覺到了生命一樣。我曾經有過許多思想,可是若要把它們講述給你聽,卻是件困難的事。有一個思想給我印象很深,歌文達,智慧是不能言傳的。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想要把智慧講給別人聽,那些話一旦說出口來,反而會讓人覺得很愚蠢。”
“你又是在開玩笑吧?”歌文達問道。
“不,我是在告訴你我的發現。知識可以傳授,但智慧卻不行。一個人能夠發現智慧,能夠在生活中實踐智慧,能夠在生活中體現智慧,能夠用智慧鑒定自己的意誌,振作自己的精神,能夠用智慧創造出驚天動地的奇跡,然而一個人卻無法言傳智慧,無法教授智慧。這一點,當我年輕的時候就朦朧感覺到了,而且也正是這種想法產生的力量驅使我一直遠離教師們。”
“我曾經有過一個思想,歌文達,不過你又會認為那是一個玩笑或者蠢話,那就是,每一個真理的反麵也同樣是真實的。舉例來說,一個真理,如果它是片麵的真理,就隻能以文字表達出來,也隻能局限在文字能力的範圍內。每一樣事物,要是用思想來思考和用文字來表達,都是單方麵的,都隻是一半的真理,它缺乏完全、圓滿和統一。世尊佛向世人講解世界的時候,他不得不把世界分成欲樂和涅槃,分成虛幻和真實,分成痛苦和解脫。一個人不能不如此,想教一些東西給世人的導師沒有別的法子可循。然而在我們心中以及在我們身外四周的世界,本身絕不是單方麵的。從來沒有一個人或者一個行為是完完全全的欲樂或者是完完全全的涅槃,從來沒有一個人是完璧無瑕的聖人或是百無一是的罪人。之所以表麵看來似乎不是這樣,是因為我們都被欺騙了,我們覺得時間是一種真實的東西。歌文達,時間不是真實的。我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領悟到了這一點。果真時間不是真實的,那麼,橫在現在這個世界和永恒之間的分界線,善和惡之間的分界線,也同樣隻是個幻覺。”
“這是怎樣一回事呢?”歌文達問。
“聽著,我的朋友。我是一個罪人,你也是一個罪人,但是罪人將來有一天又會成為梵天,總有一天完成涅槃,總有一天成為佛。連這個‘總有一天’也是幻覺,它僅僅是一個寓言而已。罪人並沒有走在成佛的路上,他也不在通往完善的路上,依照我們的思維能力,隻能以此種方式來描述這類事情。其實不然,潛在的佛性已經存在於罪人的身中,他的未來已經在那裏了。在他身中,在你身中,在每一個人身中隱藏著潛在的佛性,人們一定要認識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