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功虧一簣(2 / 2)

此言有理,太後隻好不再勉強,最終母子二人商定先加封石蓉繡為皇貴妃。

二人正商議間,便有內務府的內侍前來回話,說小皇子的慶生宴已備好了,宮內眾人及文武百官已邀請到列,稍後請太後和皇上駕臨宏寬殿主持宴席。

慕容予桓聽了,便起身跪辭了太後先去宏寬殿了。

慕容予桓一走,太後的臉色便頓時沉了下來。陶安人見狀,小心翼翼的勸道,

“太後請息怒,其實皇上說的也在理。如今後宮中多有武將府上出身的嬪妃,就說那文嬪娘娘,聽說此次大周與伏國和施車國的交鋒就多虧了文嬪胞兄梁文成出謀劃策。奴婢知道太後疼愛榮貴妃,可複後是件大事,必會引起人心波動,確實不宜操之過急。”

太後依舊沉著臉不語,半晌方恨恨的道,

“哀家不是生皇帝的氣,哀家是生蓉兒的氣!她這一步步走過來,每一步都是哀家耳提麵命指教的,眼看著還有幾日便熬出頭了,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誰叫她自作主張去算計文嬪的?這下好了,她弄巧成拙令皇帝生了疑,一切都功虧一簣了!還指望著母憑子貴而複立為後呢,如今能封個皇貴妃已是不錯了!”

陶安人聽了也深有同感,點點頭道,

“榮貴妃這一步走得確實是太冒撞了!”

隨後,又向太後道,

“不過,此事也不能全怪榮貴妃,文嬪娘娘寵冠後宮,甚至在榮貴妃和慶嬪接連有孕之時,也不能分去文嬪娘娘半點恩寵,簡直有專房之寵的勢頭了,又怎能不讓榮貴妃惱恨呢?奴婢敢說,不止榮貴妃,隻怕後宮中每位娘娘的心裏都不是滋味兒。”

太後煩惱的歎了口氣,道,

“這後宮裏的都是皇帝的女人,看著皇帝寵愛別人,心裏自然不是滋味兒。可不能光由著性子去吃味兒,還要用腦子去想一想才是!皇帝寵愛文嬪不假,可是,你可聽說過文嬪派人請皇帝去宮裏用膳?你可聽說過文嬪去龍安殿給皇帝請安?你可見到過文嬪在皇帝麵前打扮得花枝招展?你可見到過文嬪陪著皇帝看戲聽曲逛園子?”

經太後一問,陶安人回想了半晌,恍然大悟的道,

“太後若不提,奴婢倒真沒有留意,果然是沒有聽過見過這些,文嬪似乎並不刻意邀寵呢。”

太後皺眉道,

“文嬪不刻意邀寵,可皇帝仍然寵愛她,連哀家這個整日窩在宮裏足不出戶的老太婆都能看出他二人的關係非同尋常,那榮貴妃年輕輕兒的怎麼就不用腦子去想一想?尚且摸不透皇帝對文嬪的態度,就冒然的去算計文嬪,榮貴妃還有沒有點兒腦子?”

陶安人這才知太後這氣果然生的有道理,石蓉繡本應順順利利複立為後的,如今卻被她自己弄巧成拙而功虧一簣了。

陶安人問太後道,

“事到如今,依太後看來,這事情該如何彌補呢?”

太後冷笑一聲道,

“彌補?皇帝如今顯然對她生了疑心,要彌補談何容易?難不成她還要再‘失憶’一次嗎?如今也隻有走一步看一步了,誰叫她腦子不靈光還敢自作主張!”

太後責備完後,半晌又憤憤的說了句,

“哀家哪裏是疼愛她,若不是一來看著她父親護國輔政有功,二來要對付私藏在宮裏的那個野女人,身邊又無人可用,哀家才懶得理她!”

不說太後在慈安宮中生氣,卻說石蓉繡不得複立為後,隻得了個皇貴妃,她固然也頗為失落,可眼下她也顧不得這失落了,因為毓慶宮中已是鬧得人仰馬翻了。

當太後、皇上和各宮嬪妃們離開毓慶宮後,石蓉繡立即派丹桂去後殿察看雲嫣的情況。丹桂來到後殿時,見安姑姑累得伏在床沿邊睡著了,而雲嫣躺在床上氣息奄奄,似乎有出氣而沒了進氣,隨時都有斷氣的可能。

丹桂不知那是七星海棠的藥效所致,以為雲嫣果真如劉太醫所說的熬不過去了,便歡歡喜喜的跑回來稟告石蓉繡。石蓉繡一聽也自是十分稱心稱意,但想著皇上畢竟與雲嫣恩愛一場,想必是要最後看一看她的屍首才肯作罷,因此倒也不急著處理雲嫣,且讓她在後殿陣屍也罷。

這固然是石蓉繡暫時未處理雲嫣的一個原因,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不但令石蓉繡一時顧不上雲嫣,還將整個毓慶宮鬧得人仰馬翻。

這個原因便是小皇子慕容爾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