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蓉繡就這樣被廢掉了皇後之位,心不甘情不願的移到離龍安殿十分偏遠的曉嵐宮居住。與金壁輝煌的和坤宮相比,曉嵐宮顯得甚是寒酸,一應用品皆十分簡陋。石蓉繡住在這裏,身邊隻喜蘭一人服侍,每日飲食隻是兩頓素齋,日子過得極為拮據。
石蓉繡何曾過過這樣清苦的日子?不出兩日便忍受不住叫苦連天,可最讓她忍受不了的是被廢的羞恥和被陷害的憤怒!她每每想起便會在曉嵐宮中發狂摔砸一番,竭嘶底裏的叫嚷著,
“是誰要陷害本宮?本宮定要將此人碎屍萬段!”
其實,慕容予桓衝動廢後,事後想想也不禁微微有些後悔。本來隻是想給石蓉繡一點顏色看看而已,如今倒變成了為夏常侍而廢後。石蓉繡雖的確有些心狠手辣,可就算不看她也要看著石鴻昆。莫說那夏蘭香實際上並不是他喜愛的女子,即便是喜愛的女子,也不能為了一個女人而動了國之根本啊。
國之根本是什麼?不就是皇上的萬金之體和朝廷的能臣良將嘛。
不過,後悔歸後悔,皇上是天子,金口一開便是一言九鼎,什麼馬也難追了!這皇後廢了就是廢了,想想石蓉繡說的那些話,年輕的皇帝牙一咬心一橫,堅定了決心!
消息很快傳到慈安宮,太後得知十分震驚,竟在陶安人的摻扶下親自追到龍安殿來。苦口婆心的勸說皇上收回成命,又說既然石氏不稱聖意又無子嗣,廢後倒也不是不可以,隻是不說石鴻昆擁帝上位的功勞,隻說目前朝廷還要用到石鴻昆,也不好廢掉石蓉繡啊。
然而這一次,無論太後如何勸說,慕容予桓心意已決,分毫不肯妥協。他將石蓉繡的所作所為向太後一一道了一遍,最後隻說“廢後聖旨已下,君無戲言,求母後體諒!”
最後,太後無奈,隻好歎了一聲道,
“也罷,皇後是你的,江山也是你的,你是皇上,要怎麼處置都由你。哀家老了,管不了許多了,接下來的暴風驟雨該如何麵對,皇上好自為之吧。”
接下來會有什麼暴風驟雨呢?
慕容予桓馬上便知曉了。
廢後的當晚,又是在慕容予桓在禦書房讀書的時候,石鴻昆便鐵青著一張臉闖了進去,“求見”皇上了。兩人在禦書房中關著門談了許久,秦公公一直候在外麵,也不知他君臣二人都談了些什麼,隻知後來石鴻昆又鐵青著一張臉出門而去。
第二日,石鴻昆便稱病罷朝了。
石鴻昆這一罷朝,朝中素日與他交好的、有利益關係的、看他眼色行事的、懼怕他權勢的那些大臣們,便也開始接二連三的找理由罷朝了。有的說要回鄉祭袓、有的說要解甲歸田、有的說要丁母憂、有的幹脆也說病了,那些找不著理由罷朝的人,便在朝上跟慕容予桓玩兒起了一問搖頭三不知,無論慕容予桓問什麼,都是一句,
“皇上聖明,自有聖斷,臣等聽命便是。”
慕容予桓碰了軟釘子,為了顏麵又不好發作。
不過,廢後事件雖激起了一連串漣漪,倒也不是沒有讚成的。戶部尚書沈福廣官位雖比石鴻昆低,卻一直與石鴻昆政見不合。沈福廣一直主張皇權集中,時常上書力諫慕容予桓收回石鴻昆的兵權,削弱他在朝政上的權勢,以提防石鴻昆有一日會因功高而震主。
可想而知,石鴻昆看沈福廣也不順眼,二人的關係簡直勢同水火。
如今,石皇後被廢,石家在朝廷裏的地位和勢力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打擊和削弱。沈福廣認為這是皇上集中皇權的大好時機,因此舉雙手讚成。同時還積極的策劃出一整套繼續削弱石家力量以集中皇權的辦法和方案,慕容予桓便是在沈福廣這一派老臣們的支持和擁護下勉力維持著。
慕容予桓終於從閑散皇帝成了勤勉之君,有了真正的帝王樣兒。可是這樣一來,他每日被朝政忙得焦頭爛額,便無暇顧及其他了,就連去落英閣的次數也逐漸減少了。
不過,便是無暇去看雲嫣,慕容予桓也還是時常會使秦公公去鴻雁傳書。
善解人意的雲嫣對此毫不介意,隻深怨自己不能幫上他。因此,他來的時候便用心服侍他,他來不了的時候便自得其樂的等著他來。
雲嫣從沒有過這樣安寧、踏實和幸福的感覺。除了她的母親青蓮,如今終於有了另一個人可以讓雲嫣的生活充滿快樂和期盼,那就是慕容予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