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月王朝三百二十一年,極漠之西的百姓,無法忍受重重苛捐雜稅,因此揭竿而起,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長達二十年,席卷全國,推翻暴政的農民戰爭由此開始。
農民起義得到廣大受苦同胞的大力支持,紛紛加盟,聲勢日漸浩大,炎月王朝派大將征討,都無功而返,更加促使各地豪士反叛,全國各地此起彼伏的反叛運動,使得朝廷顧此失彼,形勢急轉直下,岌岌可危。
此時此刻的朝堂政令混亂,亂得一塌糊塗,炎月王朝十四任皇帝眼見危機日盛,也隻有徒呼奈何,得過一日,且過一日的糊塗混日子。
三百二十七年,中央大平原爆發起義,起義地點離國都不到五百裏,此次起義無疑是在帝國心髒,狠狠的插上了一刀,炎月王朝更是雪上加霜,朝不保夕。
領導此次起義的人,就是最終奪得天下的第一任玄皇,據傳聞,玄皇機緣巧合之下,獲得玄天帝訣的絕世武學,藝成之後,天下幾無敵手。
一年之後,玄皇帶領義軍攻入帝都,皇帝死,炎月帝國滅,北部帝國軍擁立三王子言為帝,占據北部,割據一方,企圖東山再起,再造河山。
玄皇占據中央大平原全部,以北部聖皇山為依托,稱霸中部,各勢力望風歸附,玄皇實力大增,向天下統一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三年後,建立盛天帝國,自稱第一任玄皇,改原有‘眾星拱月’之稱的國都——聖月城為宣天城,定都於此,次年為盛天帝國元年,玄皇在此基礎上,大力加固帝都,修建了眾多的軍事堡壘,日後逐漸增補,形成一個城市集群,便有了‘滿天繁星’之名。
榮登九五之尊後,玄皇大肆分封功臣,四大得力戰將,生死相依的好兄弟,分別被授予王爵,屬地還在各方勢力手中,四王必須得用武力去奪取自己的屬地,這種分封也算別具一格了,千古獨有的一遭。
盧,卓,葉,許四王四處征伐,南征北戰,東討西伐,開疆擴土,數年間,東南西北,八方臣服,莫敢與之爭鋒、抗衡。
盛天帝國七年,平北王許王爺攻入炎月王朝最後一個據點,北方隨平,二十年戰亂之禍煙消雲散,太平盛世的曙光已在世人眼前閃現。
鎮南王盧,安西王卓,平北王許,東定王葉,分別鎮守四方,自建王地,替皇室鎮守四方,四大家族的勢力如日中天,不可一世。
傳言說,炎月王朝最後一個皇帝言,在即將瀕臨失敗時,命令麾下第一高手,帶著年幼的皇子出走,隨從的還有無數的武林高手,幾乎占據了言最後的一半實力,眾人皆不知所蹤,蟄伏起來,伺機而動。
這是新帝國的一個巨大隱患,說不定會在什麼時候突然爆發,對此玄皇自不敢掉以輕心,放任自流。
玄皇建立了一個秘密組織,專門對付這些潛伏的敵人,隻是,很少有人知道其中詳情,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一個傳說。
盛天帝國一百六十年,極寒之北的北狄國,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災,國民遭受巨大經濟損失,生活頓時陷入一片混亂,為生計所迫,北狄國全國上下,戰爭呼聲日益高漲。
北狄國主一紙詔文,全國迅速整裝集結,展開南侵的步伐,厲兵秣馬,整裝待發,戰事一觸即發。
春初,北狄國二十萬大軍偷襲邊關城,邊關城一日即破,打開南侵的第一步,北狄國大軍迅速南下,一月之內,連下北部三十城,直抵平北王許世家族的王府所在地——平北城。
北方戰事的告急文書,如雪花般飛入帝都宣天城,致使朝野大震,舉國不安,頓時陷入一片惶恐慌亂之中。
第七任玄皇昭迅速召開緊急議會,商議解決之法,大軍調度一時還難以到達,而平北城又危在旦夕,一群謀臣冥思苦想,煞費腦筋也想不出什麼切合實際的高招,隻有寄希望於平北王的北部軍團能多支撐一段時間。
但是,眾人心裏都極為清楚,在對陣強大的北狄國軍隊,北部軍團實在是太過弱小,北狄國軍隊士兵都擁有強悍的身體素質,是帝國士兵望塵莫及的,那些先天的優勢是無法彌補的,唯一幸運的是,北狄國的子民極少,在北狄國那種惡劣之極的環境下,人口的繁衍是對他們民族的最大威脅。
在一群養尊處優的高官一籌莫展之際,一個神秘人物的出現使事情有了極大的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