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讓我來這個小山村,其實我是拒絕的。
看在多年朋友和毛爺爺的份上,我還是來了,順便也辦一點自己的事情。
我叫劉笑長,很多人覺得應該是“笑容長在”的意思吧,但事實上是“笑著成長”的意思。所以發音聽上去像是“劉校長”,這就是我外號“校長”的由來。不過,張之和覺得這兩個解釋都不準確,他說應該是“長期開玩笑”的意思,而且都是冷玩笑。
有人說算命先生都是心理專家,還有人說心理醫生都有成為算命先生的潛質,而我兩者都是。爺爺是個算命的,我耳濡目染不少,大學又是學心理谘詢的,所以或許應該稱呼我為“算命醫生”。
清明雨後,風和日麗,鳥語花香,車開在鄉村公路上,牧童和老牛在蕩漾,刺耳的刹車聲,與塵土同飛揚。
“石匠村,沒錯就是這了。”張之和頂了一下他那金邊眼鏡,打開車門。他是我多年的朋友,據他自己說他是一個商人,性格和名字一樣,和氣生財,所以我習慣叫他張老板。
村頭立一石碑,上書三個大字——石匠村。石碑的做工很一般,但馱碑的霸下不錯,而且看上去有些年代了,石碑應該是後配的。
“看看這霸下就知道,這村裏的石匠已經傳承了超過百年,鐵定有老物件留下。”張老板長期從事溝通古今、溝通中外、溝通男女的生意,也就是通常說的收古董、倒賣水貨、拉皮條。
“在沒有機械化之前,老祖宗傳下來許多古老的技藝,有一門技能的人也稱作匠人。據說每個行業的匠人都有一門壓箱底的不傳之秘。人們說,所有師父都會留一手,隻在彌留之際才會傾囊相授……”張之和喜歡打聽事兒,也喜歡吹牛,不熟悉的人還以為他是個學者呢。
張之和繪聲繪色地講述著匠人們的傳說,也不知道他從哪裏聽來的。在很多江湖人眼中,事情本身往往不重要,重要的是講故事,故事講得越好,越能忽悠人,業務就會越來錢。
我也會講故事,比如下麵這個:“我聽說過一個故事,講的也是師父和徒弟。說是有一個鐵匠,沒有子女,卻教了一幫徒弟。老鐵匠對徒弟們說他還有一個秘技沒有教給他們,所以有弟子不願意離他而去,要留下來給老鐵匠養老送終,直到老鐵匠臨終傳授了這門秘技。”
“是什麼?”張之和地聲音聽上去並沒有那麼好奇,他隻是不想讓我尷尬。
我笑了笑,我猜笑容看上去一定很假,邊笑邊道:“老鐵匠臨終時,把為他養老送終的徒弟叫到床邊,教授給他最後的秘技,他語重心長的說,孩子啊,鐵燒紅了……千萬不要舔。”
“至理名言!”張之和很配合地豎起大拇指,但沒有笑,能讓他笑的恐怕隻有錢。
因為我的客戶找我辦事都帶著滿滿的負能量,沒有幾個人在一帆風順的時候還會找人算命或者去看心理醫生,所以保持樂觀很重要,做為心理醫生就要懂得多多微笑,謹防情緒感冒。
我蹲下來,要仔細看看這石雕。張之和倒賣古董,但是懂得不深,我的任務就是幫他鑒定,從此養成了職業習慣,見到老物件就想要上個手,斷個代,順便估個價。能夠有這份眼力,還得歸功於家傳,真正的算命先生除了忽悠人還得會些真本事,行家們稱作“鬼術”。爺爺要是知道我開天眼來鑒定古董,估計要氣得從墳墓裏蹦出來。
事實上張之和說得沒錯,很多行業的匠人都有一門壓箱底的不傳之秘,所謂的不傳之秘就是鬼術。可以問問家裏的老人,他們都知道裁縫的剪刀、木匠的墨鬥、石匠的鏨子是可以辟邪的。或者看看林正英先生的電影,裏麵就有墨鬥彈僵屍的做法。但是鬼術的用法遠遠不止是辟邪那麼簡單,比如鬼術還可以讓雕刻出來的石像生動傳神,就好比這隻霸下,隻是不知道為什麼頭沒了,斷口像是人為的。嚴格說來,算命也是一門手藝,算命先生也算是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