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沈平繼續道:“永王帶兵駐紮在廬山腳下時,有人向永王推薦了李白。命運跟李白開了個大玩笑,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下山,永王也三顧廬山請李白出山。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諸葛亮可不就是一個極好的榜樣嗎?因此當永王對李白:來吧,跟我一起創業吧。李白欣然答應了。”
“詩仙大人就這麼答應了?”
“這明顯路子不對啊!”
“對啊,他怎麼能答應啊!永王沒有好下場啊!”
“唉,詩仙大人站錯隊伍啊,太不對了!”
“你們幾個站在現代人的角度思考古人的過錯,豈不是有病?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別人的錯,不正是彰顯了你們的淺薄無知?”
“對啊,你們覺得不對的地方,那就一定是不對了?你們是整個世界?”
教室裏亂七八糟的聲音都有,亂哄哄的如同菜市場。
沈平笑了笑,沒有多什麼,隻是示意大家安靜下來,繼續道:“剛剛當了永王的參謀加宣傳部長的李白,就馬上不遺餘力地為永王宣傳:《永王東巡歌》(永王正月東出師,子遙分龍虎旗。樓船一舉風波靜,江漢翻為雁鶩池。)
“我勒個去!”
“原來這首詩寫出來是為了給永王宣傳啊!”
“我也想有李白這種會拍馬屁的部下啊!”
教室裏的學生們激動到不行了,更有甚至已經開始幻想自己成為了永王。
然而坐在教室後麵的孫千龍卻冷笑練練,羨慕?羨慕永王?羨慕個屁,一個沒腦子的蠢貨而已!再加上一個浪漫主義的李白,能成功才怪!
果不其然,沈平臉上的表情嚴肅了,他語氣沉重的道:“當時的李白,他真地以為自己就是謝安,就要輔佐永王建立不世之功:(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但是現實很快讓他栽了個大跟頭,這一栽,差點沒再站起來。加入永王軍隊不到個月,還沒轉正呢,永王大軍就被朝廷派出的三路大軍包抄,其中一路是昔日好友高適率領的,軍隊被迅速殲滅,永王被判將殺死,李白倉皇出逃,逃到彭澤被抓住了。李白差點就真的像諸葛亮一樣“出師未捷身先死”,所有人都認為李白必死無疑,畢竟,這是叛國罪呀。”
一聽到這話,教室裏的學生們頓時炸鍋了,一個個激動的討論起來。
“什麼?!”
“詩仙大人怎麼能這樣呢?!”
“他犯的是叛國罪啊!能活下來才怪呢!”
“你們幾個放心啦!李白不會在這裏死的!”
“是的,據李白此人,他是喝醉了酒,不心跳入海裏撈月亮這種浪漫的死法。”
“對對對,不可能會因為叛國罪死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