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博上。
無數的考生認為已經知道標準答案,正在吐槽沈平故意出題誤導學生的時候。
隻見沈平的微博,突然多了一條內容。
“在我們學時,我們都學過一首詩:“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這是首寫景狀物、頗有意趣的詩。可它的作者卻大有來頭——清代大文豪袁枚。”
“什麼是吃貨?怎麼當好一個吃貨?怎麼當好一個高大上的吃貨?當一個吃貨有什麼重大意義?打算當一個好吃貨之前,有什麼事項是必須要知道的?做一個吃貨需要知道什麼禁忌?袁枚用了一輩子的吃貨經驗,寫出來一本《隨園食單》!”
啥?
當個吃貨要什麼意義?
還要講究禁忌,還要必須知道一些事項?
微博上的網友們愣住了,沈平這個家夥不會開始瞎一氣了吧?
不在乎微博網友們的調笑。
沈平自顧自的發微博道:
“在他吃貨初期的時候,列了一份須知單,裏麵是這麼的:學問之道,先知而後行,飲食亦然……也就是:先須知(就是了解原材料特性)作料須知(了解作料特性)洗刷須知(洗菜是很重要滴!)調劑須知(什麼原材料得配什麼調料)配搭須知(食材搭配)火候須知(不用多了)色臭須知(現在還在色香味俱全)遲速須知(準備時間問題)變換須知、器具須知(好菜配好碗)上菜須知(上菜也是有講究滴)時節須知(什麼時節就得吃什麼菜)多寡須知、潔淨須知(要幹淨啊喂!!!)用纖須知(還是個火候問題)選用須知(要選上好好料!)疑似須知(口感問題)補救須知(做壞了應該腫麼辦)本分須知(吃貨的本分)”
啥玩意兒?
當個吃貨還要講究這麼多?
微博上的網友們愣住了。
這他媽還是清朝詩人嘛,這是現代社會的廚子吧?!
“那麼作為一個吃貨的禁忌呢?”沈平又繼續發微博道:“他在戒單中是這麼的:為政者興一利,不如除一弊,能除飲食之弊則思過半矣……戒外加油、戒同鍋熟、戒耳餐、戒目食、戒穿鑿、戒停頓、戒縱酒、戒強讓、戒走油、戒落套、戒混濁、戒苟且!”
臥槽!
當個吃貨要注意這麼多禁忌嗎?
微博上的很多網友都懵了,也有很多曆史學方麵的高校老師深表讚同。
“好了,以上這些都明白了,那麼就讓我看看袁枚吃過,品鑒過,並且自己動手做過些什麼。”沈平賣關子道:“如果華夏曆史上有吃貨排行榜的話,那麼袁枚……無出左右!”
……
PS:那什麼,下一章,也就是第77章會在明中午1點0分更新,那個點如果還沒吃飯的話,建議肚子吃撐了再看,不然容易看餓,求一下推薦票收藏和打賞,謝謝大家。
以下為注解:
注1:東坡在海南,食嚎而美,貽書叔黨(蘇叔黨,蘇軾第三子)曰:無令中朝士大夫知,恐爭謀南途,以此分味。
注:土人頓頓食薯芋,薦以薰鼠燒蝙蝠。舊聞蜜唧嚐嘔吐,稍近蝦蟆緣習俗。
注:餘患赤目,或言不可食膾,餘欲聽之,而口不可,曰:“我與子為口,彼與子為眼,彼何厚,我何薄?以彼患而廢我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