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望建河)河源出突厥東北界俱輪泊,屈曲東流,經西室韋界,又東經大室韋界,又東經蒙兀室韋之北,落俎室韋之南,又東流與那河、忽汗河合,又東經南黑水靺鞨之北,北黑水靺鞨之南,東流注於海。
——《舊唐書北狄傳》
忽汗河,是沿用了唐人的說法。
忽汗河,金人稱之為呼裏改江或骨烏裏改江,而元人則稱其為忽爾哈河,及至明代稱呼啦哈河、虎爾哈河、火兒哈河,等等,眾謂不一。清人之時,又名之為瑚爾哈河。大清朝的三百年間,這一帶曾是統轄盛京以東滿清疆域的中心。忽汗河,貫城而過,這裏地處塞外,毗鄰俄羅斯。忽汗河一帶是滿族先人的神秘世居之地。在忽汗河上遊有一座古堡——愛新覺羅城。愛新覺羅家族六代曾世居於此。
有這樣的一個傳說。最初滿族八大姓氏中的葉赫那拉氏家族、愛新覺羅氏家族發生一場惡戰。雙方將士劍拔弩張,雙方陣營齊聲呐喊助威。愛新覺羅家族指著大地高傲地喊道,“愛新覺羅家族是大地上最尊貴的金子,我們愛新覺羅就是金子!”葉赫那拉的首領聽後不屑地大笑,他高揚起粗壯的手臂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金子算什麼,我們姓它!”。最後,“姓”太陽的葉赫那拉氏家族打敗了“姓”金子的愛新覺羅氏家族,成為當時東北最大的一支部落。但是葉赫那拉這個出美女的家族,最終沒有能問鼎中原,反倒是姓金子的愛新覺羅一統天下,麵南背北。愛新覺羅家族正是從忽汗河廣袤的草原、高低起伏的丘陵、肥沃的黑土地上入主中原的。但兩家並沒有世代為敵,並且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都是葉赫那拉氏之女所生。包括皇太極的側妃、乾隆的惠妃、乾隆的順妃都出於葉赫那拉氏。緊接其後的,還有曆史上赫赫有名的葉赫那拉·杏貞,她在死後所獲得的諡號竟長達二十餘字——“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後”,確實是在中國的曆朝曆代可謂史無前例,她就是曆史上稱為“西太後”的慈禧。也就是鹹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光緒帝的養母。
忽汗河一帶人煙稀少,可是忽汗城所處之地,曆史卻頗為悠久。遠在唐代,這裏曾建有當時僅次於長安的亞洲第二大都城。
我要講述的故事就發生在遙遠而陌生的忽汗河流域,是我的父輩和我父輩的父輩們在忽汗河所經曆的,甚至影響到了他們的一生!無論是薩布素抗俄、還是當年的抗日戰爭,發生在忽汗河的可歌可泣的往事,永久地鐫刻在了這片黑土地上。特別是在七十多年前,周保中、李延祿、馮守中等著名抗日將領率領下,以英雄的“八女”、陳翰章、於洪仁、李延平、柴世榮等為代表的中華兒女們,用近乎原始的武器,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以不可戰勝的英雄氣概,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長達14年的艱苦卓絕的抗日遊擊戰。
此時,我正站在忽汗河邊高高聳立的岱王岩,遠眺煙霧籠罩著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