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子(1 / 2)

引 子

如果不是親臨現場,我怎麼也感受不到,江蘇人會對這片土地有這麼深厚的愛!

這是2012年的10月下旬。新疆西天山麓,一場寒潮剛剛掠過,紛紛揚揚的瑞雪落滿了眾多的山頭,此時著名景區果子溝的山裏還堆著厚厚的積雪。

10月23日,雖是北京時間上午9點,但在中國西部的邊陲霍城卻是清晨。颼颼寒風之中,清水河鎮西卡子村小學的校園裏,彩旗飄揚,《 愛的奉獻 》的旋律在激情地飛旋。

當我與霍城縣委宣傳部的小李迎著清冷的晨風匆匆趕到校園時,隻見上百名身著紅色校服的同學,列隊站立在一幢辦公室前。一個簡樸而熱烈的捐贈儀式正在這裏舉行。

捐贈儀式上,江蘇新揚子造船廠一下子就向西卡子村小學捐贈200萬元。當從新揚子造船廠黨委副書記王文珍手中接過支票的那一瞬間,西卡子村小學校長宋春英的眼睛濕潤了,在場的少數民族孩子們也都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我在現場看到,不僅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黨委常委、霍城縣委書記王進健來了,代縣長熱夏提.木沙江來了,縣委副書記程政來了,常務副縣長孫誌紅、縣委常委費曉忠等領導來了,還有曾經的霍城援疆幹部唐仲賢也來了。

江蘇新揚子造船廠是江陰的一家民營企業,為何會對援助霍城如此的慷慨?為何一個曾經的援疆幹部如此的關心這片土地?為何要親自帶領捐贈單位萬裏迢迢出席這個捐贈儀式?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怎麼也感受不到,維吾爾族女孩阿麗婭一家對江蘇“張爸爸”的感恩之情。

那天下午,當我走進霍城惠遠鎮派出所附近的兩間平房,提到“援疆爸爸”張士懷時,維吾爾族女孩阿麗婭一家人頓時心情激動不已。

站在我眼前的阿麗婭才13歲,非常瘦弱,個頭一般。我問她:“張爸爸對你好不好?”

“好!太好了!”阿麗婭邊點頭邊說。

“你是否想念張爸爸?”

那一刻,阿麗婭的淚水頓時奪眶而出:“想!非常想!”

阿麗婭的母親阿依古麗一提起張士懷,連聲說:“張書記是我們一家的大恩人啊!不知何時才能再見到他!”她一邊示意讓我坐在她家的炕上,一邊又不停地念叨張書記的好。

坐在炕上的阿麗婭的外婆,對那個菩薩心腸的張書記,更是感激涕零,一時間竟然不能自已,在與我們的談話間幾度哽咽,甚至泣不成聲。最後,這位83歲的老人向我們提出了一個“苛刻”要求:“我請求你們,在我臨死前,一定要讓我再見一次張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