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清朝史(2)(1 / 2)

次年,閱漢兵,定儀仗製。率滿、蒙軍再征察哈爾部,迫林丹汗棄歸化城(今********)逃遁青海,基本控製宣(今河北宣化)、大(今山西大同)以北地區。

不久,廢除與三大貝勒並坐的舊製,自掌正黃、鑲黃、正藍三旗。七年,諭各牛錄額真以恤貧訓農習射。

親自出迎渡海來降的明將孔有德、耿仲明等,隆禮厚待,授都元帥、總兵官。遣兵取旅順。次年,率軍9萬繞道蒙古,從長城北部諸口入關,襲掠宣、大一帶,收察哈爾部餘眾。

是冬,遣兵征黑龍江虎爾哈及東海女真瓦爾喀部,鞏固和擴大對東北地區的統治。

九年,命貝勒多爾袞、嶽托等領兵萬餘赴黃河以西收降林丹汗之子額哲,得元朝傳國玉璽“製誥之寶”,統一漠南蒙古,建立蒙古八旗製。

是年十月,廢除諸申(女真)舊號,定族名為滿洲。十年四月,即皇帝位,建國號大清,改元崇德。遣武英郡王阿濟格等率兵由喜峰口入長城,攻掠京畿地區,連破12城,俘人畜18萬餘。

十二月,以朝鮮拒絕臣服,親領大軍攻之,逼李倧乞降稱臣、與明斷盟,乃還師。崇德二年(1637),令貝子碩托、恭順王孔有德等率舟師襲取明軍所占皮島(今朝鮮椴島)。

重申不可廢騎射之製。七月,編漢軍為兩旗,以總兵石廷柱、馬光遠為都統。次年,親征喀爾喀蒙古,迫查薩克圖汗遠遁。

九月,以多爾袞、嶽托分統左右兩翼八旗軍入長城,由北京至山西界,複至山東,次年三月退兵,轉戰數千裏,克府、州、縣城數十座,俘人畜號46萬餘。是年,分漢軍兩旗為四旗。

五年,改變入關擄掠、消耗明朝實力的方略,采取長圍久困和野戰打援之策,與明軍展開鬆錦之戰。命濟爾哈朗與多爾袞輪流擔任前方主帥,率兵往義州築城屯田,逐步進圍錦州。

六年,聞明薊遼總督洪承疇率八總兵計13萬步騎援錦州,親統大軍,抵達鬆山戚家堡,命師橫截鬆山至錦州大路,斷明軍餉道,設伏以待,大敗明軍。

七年二月,破鬆山,俘降洪承疇。三月,迫明總兵祖大壽獻錦州,複降清。塔山、杏山相繼而下,曆時兩年餘的鬆錦之戰告捷。

六月,將漢軍四旗改編為八旗。命阿巴泰為奉命大將軍,率軍10萬餘入關攻明,深入山東腹地,克降府、州、縣城88座,俘掠人口30餘萬、牲畜30餘萬。八年,遣阿爾津等征黑龍江虎爾哈部,葉臣等更戍錦州。八月初九(1643年9月21日)病卒,年52歲。

皇太極一生博覽群史,允文允武,長於計謀,優禮漢官,建立八旗蒙、漢諸軍,運用新兵器,靈活用兵,不斷改變戰法,所向多捷,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礎。

孫花心說到這裏,馬上停下來,看著卞炮,得意的看著他說道:

我對你現在說了這些,不知道,這裏麵那些東西對你有用,難道這個小棺材裏麵裝的是那個死的很早的24歲的小皇帝順治不成。

聽到這些,卞炮瞪著眼睛朝孫花心看著,忍不住滿意的,略帶佩服的說道:

真沒有想到,你這麼了解清朝祖先呀!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明子棺材裏麵,很難說的那一個皇帝,我隻是猜想的。

假設要是埋著順治皇帝,那我覺得,他被埋在這裏,很有可能清朝後代這些皇帝們,都特別懷念他,也希望他永遠的活著。

隻有他活著,才能將目前這個破落的皇族,重新的掘起,看來,在清朝祖先們,還沒有爭服明朝時,就以作好了,假設有一天,他們同樣走明朝後期的路。

那就得選用個特別精幹的皇帝來挽救他們的前途,而這個人,就是順治了。

他們多麼的希望當他們的後代在危難之計,福氣再次降臨,從孫花心所講的這些故事當中,我斷定,如果要用來作這個陣眼,來使得清朝皇室東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