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道一年又一年的過去了,介紹人來了一個又一個,隻要一見他的女兒,有關女兒的婚事,就無形中不了了之了。
看他一天到晚為女兒發愁,身邊的人就給財主出主意說:
“老爺,你這麼有錢有勢,根本就用不著擔心你女兒的婚事,現在很流行拋繡球定婚姻,咱們不妨也學學他們的作法,如何?”
張財主覺得除了這種方法,真就沒有更好的主意了,其實他私下了也聽下人門偷著議論著有關女兒的事情,那就是,這女孩真的是他的嗎?
這就讓他一下子想起了自己結婚的那天,老婆被采花盜給忙活的那件事情。
琢磨來琢磨去,他多少有一些明白點!隻是孩子被養了這麼大了,也不能把這件事情說破呀!再說了,對自己誰都不好看。
為此,他現在一門的心思就是,無論用什麼方法,最快的把女兒給嫁出去。
在下人給自己出了這個主意之後,他覺得這到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呢!
隨後,他就讓手下人準備一切,而且給的條件也特別的優厚,不管怎麼說,當了三年縣知府,少說也有十萬兩雪花銀。
隻要有誰肯把女兒取走,花點錢到是無所謂的,這樣也可以讓自己少一塊心病。
有了這個主意之後,手下的人就開始著手辦了起來,準備以拋繡球的方法,招來窮小子,那樣,他們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了。
這麼想著,第一次拋繡球在這縣裏開始了。
第一次拋繡球的時候,他請來了本縣接任他的那位縣長主持,並請來上百位女孩子,都蒙上眼睛,手中拿著繡球。
他們將通知傳出去後,前來搶繡球的,看熱鬧的,一下子都湧來了,比平日裏趕廟會還熱鬧著呢!這可是本縣第一次有這樣的事情。
他們將通知傳出去後,前來搶繡球的,看熱鬧的,一下子都湧來了,比平日裏趕廟會還熱鬧著呢!這可是本縣第一次有這樣的事情。
不知不覺間,縣裏的大街小巷,大人孩子,全都知道了,就連縣裏附近的幾個村子,也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無論怎麼說,這拋繡球隻是在講書人口中聽到過,而在現實生活中,還從來就沒有見過呢!
既然有這麼有趣的事情,誰不想早早的就去看一個熱鬧呢!在頭幾天裏,不少人就作好了,看拋繡球的準備。
隻是大姑娘們有些不願意,暗地裏嘲笑的說:
還是一個縣長呢!回到家裏不好好當他的財主,跑出來賣女兒了,這件事情多丟人呀!真要是被看熱鬧的狗給叼去了。
那可真是熱鬧了,難道她還能嫁給一個狗嗎?要真是那樣,一下子就成了天下的奇聞了。
身邊的女兒子聽她這麼一講,也跟著笑著說道:
嫁就嫁了,這俗話說的好,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反正她家有錢,嫁給什麼樣的人都無所謂,這就叫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