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3月,南北和談成功,清帝退位,袁世凱接替孫中山被選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自此到1913年3月宋教仁案發生的一段時間,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和孫中山為領袖的南方革命派之間度過一段“蜜月期”。
袁世凱坐了臨時大總統之後,他第一件事想要做的是,找到真正的傳國玉璽。
他覺得自己做了臨時大總統,以後的天下就是一人一姓的天下了,而要想讓自己的位置坐的穩,那隻有拿出真的玉璽出來。
才能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天命所歸。
身為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的袁世凱,一坐總統的寶座之後,他並沒有為此停止下來,雖說也開始進行著一係例的改革活動。
可對西方的一些事情根本就不了解,也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延用古製最好,那樣就可以讓自己的位置坐的更加穩定。而要想延用古製,那就得有一個明正言順的說法。
而這個說法,那就是擁有延用了幾千年的傳國玉璽,可這個傳國玉璽在趕走傅義之時,以不知去向。
沒有皇帝的玉璽,就如同當年王莽一般,被身邊大臣所嘲笑的白板皇帝,另外,這明不正言不順,自己的位置自然也坐不牢穩的。
而要找到傳國玉璽,那隻有在傅義身上下功夫了,他派出的人以進行了逼宮,最後還是一無所獲,可這並沒有讓他死了心。
在他看來,明的不行,那隻有用暗的了,而這件事情,自己親自出馬,自然還是不方便,也不符合當時的自由潮流。
這時他馬上想到了段祺瑞,段是自己的部下,要是讓他派子高身,在民間和皇室間尋找,一定會有傳國玉璽的下落。
主意想好之後,有一天,他密秘招見了段祺瑞,段不知總統招見自己為何事,馬不停蹄的趕到了袁世凱的住處。
兩個相見之後,袁大總統暗示他坐下來,然後輕聲的問道:
最近逼宮,對傳國玉璽並無所獲,到讓我這個大總統坐的有些不踏實呀!
段是何種身份,一聽這話,馬上就知道內涵了,看了看一臉不愉快的大總統輕聲的說道:
您叫我來,是為了這事,不過,現在傅義以跑到日本所管轄的使館裏去了,你看,我用不用派人暗中看住他,獲許有所收獲。
袁世凱晃了晃頭,好半天才輕聲的說道:
在逼宮那天,我就看出來了,傅義看樣子也不知道真正的傳國璽在那裏呀!不過,慈禧以前的身邊的舊臣袁大總統都調查過了。
他們確實見過真正的玉璽,隻是八國聯軍入關之後,在就沒有誰看到過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