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1 / 3)

徐冀

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國企業史研討會上,開灤作為具有120年開采曆史的企業引起與會專家們的關注。中國近代工業發展史上值得了解、研究的企業實在太多了,然而,在諸多企業中素有“南有江南,北有開灤”之說。“江南”,即1865年(同治四年)在曾國藩支持下由李鴻章主辦的“江南製造局”;“開灤”就是於1878年(光緒四年)由李鴻章、唐廷樞創辦的“開平礦務局”和1906年袁世凱、周學熙創辦的“北洋灤州官礦有限公司”(1912年,開、灤“聯合”後改稱“開灤礦務總局”)。“洋南”與“開灤”可以說是洋務運動中官辦的軍事工業和“官督商辦”的求富企業兩種不同類型企業的典型代表。

19世紀的後半葉,中國麵對“船堅炮利”的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同時也為了有利於鎮壓反抗封建統治的乃量,開始興起“辦洋務”的熱潮。那時,洋務派官僚奕、文祥、曾國藩、左宗裳、李鴻章等人主張“變易兵製、講求軍實”,提出的具體辦法是“廢棄弓箭,專精火器”,“仿立外國船廠,購求西人機器”。於是在洋務派的主持下,中國出現了一批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官辦企業,大部分是軍事工業方麵的。較大型的即是上海的江南製造局,它除了製造槍炮以外,也製造軍用船隻,算得上是“洋務運動”中第一個像樣的官辦軍火工廠。到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許多省都相繼出現了機器局、製造局之類的企業。因為這些企業所需原料都要進,就連造成的船也要“燒用上等英煤”,而當時中國尚未形成近代采掘工業和金屬冶煉工業,所以倍受洋人製約。於是,在洋務派官僚興辦軍事工業遇到重重困難時候,又提出“寓強於富”的號,他們認為,為了求強,先要求富,因此開辦起軍事工業以外的其它企業。興辦這些企業,大都采用“官商辦”,一改軍工企業那種隻顧生產不講成本和效益的做法,最大的變化是,所生產出來的不再是產品而是商品了,而且吸收私人股金,所以這些企業一般都比較講求盈虧和效益。洋務派官僚提出“官督商辦”的主張,是企圖集合私人資金來創辦求富的企業,這在開始時很受到一些為自己手中的貨幣財富找出路的人士歡迚的。中國自己的技術力量這時固然極其薄弱,但也已經有若幹懂得些科學和技術的知識分子,已經有了少數技術工人。可以說,這對於發展當時中國新式資本主義企業是一個比較有利的時機。

開灤,就是這批“官督商辦”企業中比較突出的一個。在它的形成和發展之初,有許多方麵的創舉寫下了中國采礦工業、甚至是全部近代工業的第一筆:

開灤是我國最早使用機器開采的大型煤礦。1878年7月24日唐廷柩在開平設局,嗣後開始開鑿開平煤礦第一眼礦井——唐山礦。一號井用於提升,二號井用於通鞏、提料、運人,均配有500馬刀蒸氣絞車,井下巷道完全按西方近代大煤礦的采掘工藝布置,形成中國最早的堅並階段石門開拓方式。開平煤礦的開鑿和生產,為中國近代采煤業起了帶頭和示範作用。它改變了相沿幾千年傳統落後采煤方式,帶來了礦井開拓方式的明顯變革,第一次形成了一套鑿並、開扣、掘進、采煤工藝和係統。一些西方采煤專家也不得不承認“煤礦在設計、建築和材料方麵,可以和英國以及其它地方最好的煤礦媲美。”特別是1906年以後,隨著唐山、林西礦發電廠的建成,在使用機械的環節上逐步實現電氣化,使煤礦生產能力又出現較大飛躍,成為當時名聞遐邇的“中國第一詿礦”。

開灤拉開了中國鐵路運輸的帷幕。1876年,當唐廷柩受命在荒蕪的開平一帶勘察煤田時,就煤劃了煤炭運銷問題。他研究當時中國煤炭市場行情,得出在當地用牛馬拉木輪鐵瓦車運煤要比鐵路運費高出20倍的結論,於是提出鋪設一條由礦地至澗河的百裏鐵路。19世紀70年代封建保守的清王朝把鐵路運輸視為“西技淫巧,萬不能學”的怪物,這個計劃沒有被朝廷批準,遂改由胥各莊至蘆台挑挖人工運煤河。1881年6月9日,在唐迗柩樅乃爭取下,冒著違背朝廷禁令的危險,鐵路秘密動工。這條鐵路由唐山至胥各莊全長1604華裏,軌距按1435米鋪設(即現在通行之軌距),於當年11月28日通車。在鋪建唐胥鐵路同時,開平煤礦在所屬胥各莊修車廠又悄悄製造了中國第一台蒸汽機車。因製造這台機車的中國工人在機車兩側各烊一條騰飛的龍標,故稱之為“龍號”機車。1881年9月6日,“龍號”機車一聲長鳴,拉響了中國鐵路運輸史上第一聲汽笛,昂首駛上唐胥鐵路。1887年,這條鐵路又延長至蘆台,翌年又向西延伸至大沽、天津,不久又從唐山向東延伸至古冶和新開的林西礦並,後延伸至山海關。到1890年時,終因開平煤礦努乃,在中國版圖上出現了西至天津東至山海關的北寧鐵路。正是這段鐵路對後來中國的鐵路建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