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民俗專家成善卿先生結識了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陳寶國教授。陳先生請我為他所著《亙古滄桑話幽燕》一書題寫書名,我倍感榮幸。近日陳先生來訪,囑我為此書作序。躊躇間,他看出我的心思,便笑而堅持,說此序就得我寫。我覺得他是從我的書法和我們接觸相知中得此想法的。盛情難卻,我隻好勉為其難了。

由於寫序,近水樓台,我拿起書稿一下讀了好幾遍。本書之所以吸引人,讓人愛不釋手,是因為它與一般的地質科普書籍不同,作者以北京為中心,以華北地區為描寫範圍,用新的視角將地質曆史與人文曆史相結合,裏麵還講述了一些有趣的事件和人物。本書不僅有自然界演化的地質曆史,更有人類誕生以來豐富多彩的發展演化史,更為精彩的是人類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社會發展史,從而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科學與文明以和諧為主旋律的交響樂章。

本書讓我感動,感動之後便是沉思……

且不說作者豐富的人生閱曆,深厚的文化積澱,嚴謹的治學態度,我從他本人身上和筆下流淌的文字中感覺到了那從亙古默默而緩緩地流來的一股清泉,沁入山野,融入江河,源遠流長,潤物無聲,這種人類愛與激情的表白與大自然的一種融合,是對於大自然的一種血濃於水的深厚情感,是大情大愛,這便是讓我為之感動之所在。

前麵提到了“和諧”,人類演化的曆史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人了解自然,順應自然,同時按自然規律改造自然的曆史。筆者認為此乃和諧之道。

現在的人類對賴以生存的地球,隻知索取,不知給予,有相當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大自然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人為地破壞了生態平衡,包括各種汙染,再加上地震、洪水、海嘯、泥石流等。這些給生命帶來的災難,雖然是自然現象,卻和我們人類不順應,不愛惜大自然是不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呢?

人類對地球,對大自然要學會珍借,學會感恩,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這才是人間正道,人們才能平安幸福地生活在這塊生養我們的土地上。這是我讀此書另外想到的。

此書不可多得,此書不可不讀。

顏冠雄2008年6月於古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