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在他傳出傷重不治的消息後,允禩他們就開始按捺不住動了起來,先是故意將他受傷將死的消息散布出來,弄得整個京城人心惶惶,緊接著就開始四處拉攏大臣,結黨營私,後來更是慫恿太後將允禵給放了出來。

如此一來,曾經在康熙朝攪起無數風浪的八阿哥**就全齊了,而胤禛也幾可肯定,上元節的燈會是他們做的手腳,一切都是為了那張龍椅。

允禩是想與以前一樣,扶允禵登上皇位,隻是自己膝下有兒子,按理不應輪到允禵,所以他斷定允禩一定會在自己“死”的時候動手。

所以,他讓允祥在暗中安排布防,除了加強皇宮的守備之外,豐台大營的人也被抽掉了一半進京,因為喬裝打扮的緣故,所以除了具體負責的允祥之外,沒人知曉這件事。

所有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就等著允禩他們今日自投羅網,卻沒想到允禩竟然瞧出了端倪,在最後一刻果斷退走,令胤禛布下的局,未能竟全功,實在可惜。

“朕倒是沒想到,滿朝文武之中居然會有這麼多人與允禩勾結。”在說這句話時,胤禛眸中透著失望的冷意,“從先帝到朕,說過多少次不許結黨營私,可是那些官員總是當作耳旁風,聽過便忘。”

“審時度勢是每個人的本能,倒也不能將他們一概否定了,何況張廷玉、鄂爾泰等人皆對皇上忠心耿耿,任允禩如何花言巧語也未曾動搖。”允祥唯恐胤禛一怒之下罪責百官,是以言語間多有替他們開脫之意。

他這點心思又豈能瞞得過胤禛,擺手道:“你不必多說,此事朕心裏有數。”

“是。”允祥答應一聲後又道:“皇上,還有一件事,是關於隆科多的。”

“他怎麼了?”因為胤禛這些日子一直裝昏迷,允祥又不便當著淩若與弘時的麵與他說話,所以胤禛如今所知的,全部是事前做出的猜測,對於真正發生在其中的事,並不清楚。

當允祥將隆科多與允禩勾結,私動步兵衙門的人**九門時,胤禛恨恨一掌拍在床榻上,厲聲道:“他這是在找死!”

胤禛幾乎將允禩一夥人的打算全給算盡了,唯獨沒算到一直尊敬有加的舅舅竟然會背叛自己,他自問登基以來從不曾虧待過隆科多,何以他要這樣迫不及待地在自己背後捅刀子,連張廷玉這個漢官都不如。

允祥在一旁默然不語,隆科多的背叛確實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食君之之祿,卻不忠君之事,難怪胤禛如此生氣。

略靜了片刻,允祥問道:“皇上,那咱們接下來要怎麼辦?”允禩及時退走,也就讓他們沒了證據證明他有謀反意圖,若此時不顧一切將他們抓起來,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就會反過來指責胤禛的不是,甚至給他扣上一個殘害手足,暴虐成性的帽子;可是不將他們抓起來,又怕養虎為患。

事實已經證明,允禩並沒有安份守已,而是時時刻刻盯著皇位,這樣的人是最危險的,留不得。

胤禛撫一撫額,忍著陣陣襲來的暈眩之意,他從不是一個心慈手軟的人,既然允禩已經清楚暴露了他的野心,那麼就萬萬留不得。他曾答應過皇阿瑪非萬不得已不會傷害兄弟性命,但他更答應過皇阿瑪會好好守住大清江山,不讓任何人動搖了去。

眼下麻煩的是,他該以什麼理由去除允禩,即使他身為皇帝,也不能無緣無故去處死圈禁一個人,必要有理有據。

許久,胤禛趁著暈眩暫止的空隙道:“允禩**要除,但現在還不行,朕需要尋一個更好的契機。允祥,從現在起,你派人牢牢盯住允禩等人,他們有任何異動都要即時回稟。”

“臣遵旨。”聽得胤禛這麼說,允祥暗自鬆了一口氣,他剛才真怕胤禛盛怒之下,會不顧一切對允禩動手。

胤禛直一直身子道:“好了,忙了這麼幾日你也累了,趕緊回去休息吧,明日早朝,朕再讓你看場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