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三國·問天(完本)(1 / 2)

呂布帶著數百陷陣營輕鬆地搞定了董卓,而後奪權,卻被李儒等一係董卓外戚黨阻擾。平心而論董卓年輕時還是挺厲害的,隻是歲月讓他迷失掉了當初的鋒芒,變得貪婪而失大誌。

呂布在陳宮的幫助下穩定局勢,又遭遇劉備大舉進攻,奈何士卒被李儒等帶走良多,隻得退守西涼。劉備手下幾乎沒有什麼損失,不像田莫和曹孟德,以戰練兵卻是上上之策,也附和他皇叔的身份。

田莫在吸取了與曹孟德冀州大戰的經驗教訓之後決定不再大舉刀兵,轉而在經濟戰場上與群雄逐鹿。在幽狼和魏鬆的努力下黃金直接與幽州金票掛鉤,數年間,華夏士族們被迫持有金票無數,天下七成財富盡歸幽州所有。

在這數年間,幽州技術發展迅猛,農業尤其突出,特別是在絲綢之路的通商中得到了玉米和土豆的種子後幽州糧食再無饑荒之危險。

漁陽係統的高速發展中,煉鐵技術得以進步,鋼鐵產量巨大,軍備實力冠於天下。就連諸葛神弩也被漁陽複製出來,叫孔明始料未及。

教育成效也頗為突出,田守義治下百姓年青一代無不通曉漢語,各種基礎學科建設完備,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普及提供著源源不斷的人才和高效的發展潛力。

科舉製度的逐步完善讓社會人才流動提高到時代顛覆,讓年輕人充滿夢想與幹勁,保證了中等收入家庭的數量,社會穩定。

對百家爭鳴的推崇讓各行各業的內部矛盾緩解良多,努力便可就業同樣保證了社會的穩定與繁榮。

漁陽軍校的不斷發展在軍事理論結合實際情況的領域上突破良多,畢業學員無不通曉三十六計以及冷兵器軍事理論。

群雄也不可能不知道田莫的這一招陽謀,隻是飛速發展的漁陽係統確實讓他們望塵莫及,人家的成本就是比自己的低,人家的產量就是比自己的高,而自己確實需要。士族和百姓們也需要,怎麼辦呢?每每想出辦法也都是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相對其他諸侯張修卻是受影響最小的諸侯,一來蜀道難,二來嘛政教合一的製度讓張修治下自給自足體係相對完善,購買力和購買欲望無法累計。

曹孟德和劉玄德也不是沒有想過要強攻冀州或是並州,隻是那高達十米的城牆和那滿是守城器械的城樓讓他們也斷了強攻的念想。於是乎各種陰謀詭計,詐城,間諜,策反層出不窮,奈何派間諜去沒有跳上幾天就給幽狼幹了,去詐個城吧人家還有完備的信息係統直接給射死,去策反的更慘,“嘿嘿,吾乃漁陽軍校學員,如何能反叛校長,做這弑父小人!”杳無音信。

統一草原的拓拔明玉同學也有過諸多想法,與賈詡商議,賈詡隻言“冠軍侯治下已成氣候,天下霸業指日可待,我等還是去其他地方吧!”

拓拔明玉也十分無奈,當年還旗鼓相當的對手,現在居然就越居自己頭上了,不過回想一下,自己確實犯了一個巨大的錯誤。雖然自己引入了漢人的各種文化和技術,但是製度卻還是沒有多大的變化,頂多是開明君主製,對社會發展和技術進步起到的作用於田莫的漁陽係統卻是不可同日而語。自己過於注重騎兵的訓練而忽視了社會綜合實力的進步。

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好吧,本王就不打田莫,本王決定了,去歐洲發展,洋鬼子,你們等著吧,看哥不把你們打成一條條死狗!”賈詡“歐洲?洋鬼子?是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