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一朵花很美,那麼我有時就會不由地自語道:要活下去!”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這樣寫到,21世紀初期是和平的年代,沈未眠的名字就是從這裏引用來的。
沈未眠的父親叫沈康,他讀過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也喜歡老舍的小說《駱駝祥子》。但他更加愛川端康成的作品,因為其中有很多自由和不可言說的美。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沈康的兒子呱呱墜地了。於是,他就給他的兒子取名叫“沈未眠”。
沈康的希望就是兒子沈未眠能夠接受一些教育,讀一些書,結識一些好朋友,這些就足夠了。
因為他不希望兒子沈未眠像他的爺爺奶奶一樣,一輩子為人做牛馬,當一輩子文盲。
因為他讀過蘇軾的詩:“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但願吾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沈康時常一個人踽踽獨行,走到哪,他就會想到哪。看到什麼,他就會想起些什麼,或者說想到些什麼。
但回到家後,他看到妻子那美麗的麵龐,曼妙的身姿,以及可掬的笑容時。頓時,一切的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這個時候,沈未眠咿咿呀呀地邊哼唧邊爬行,有時候也會站起來。但是,東倒西歪的樣子在沈康的眼裏真的是可愛可親極了。沈康輕輕地走到兒子的身旁,用雙手抱起了他,兒子沈未眠的身體緊緊地貼在他的懷裏,他不住地逗無知的沈未眠開心。
這是沈康家一天的正常寫照,就如同這個寧靜的時代一模一樣,再安詳而普通不過了。
日子如流水一般,緩緩地傾瀉著。
一眨眼,沈未眠已經足足有十五歲了,讀初中三年級,故事也就從這裏開始了。
父親沈康經常教導兒子沈未眠說,他是他生命的全部,他是他生命的延續,沈未眠也知道父親的良苦用心。但是,就在這一切都看似平靜的背後,卻隱藏著許多不穩定的因素。就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麵,下麵逆流翻湧。
周一,忙忙碌碌的一天,開始了。
父親沈康洗漱完畢,急忙催他的兒子沈未眠起床。
“未眠,你看你都多大了,每天還讓我去催你起床?”父親溫文爾雅的語調在沈未眠的耳畔響起了。
就如同鬧鍾一樣,沈未眠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還不快起床!上學要遲到了!”沈未眠的母親冷不防地咆哮道。
“我就知道,雷鳴之後是暴風雨。”沈未眠嘀嘀咕咕地吐槽著。
不過,還沒說完,就聽“哐當”一聲,門關了,父親沈康匆匆忙忙地向公司奔去。
沈未眠看了看表:“這才七點半啊!這麼早叫我起床,幹什麼呀!”
母親姚從逝哪裏管這麼多,看著歪倒在沙發上的沈未眠厲聲厲色道:“怎麼還不去學校!快點刷牙洗臉!”
沈未眠被這“獅吼”嚇了一跳,如聽綸音佛語一般,急忙匆匆溜進廁所,洗漱起來。
沒過幾分鍾,沈未眠就從廁所跑了出來。
看見桌子上可口的飯菜,就要抓著放進嘴裏。
但是,油條和豆漿還沒有進口,就被他母親一個“鷹爪”抓了下來:“你看看你,刷牙了沒!”
“刷了!”沈未眠心虛。
“你再說,還不快去……”母親的獅吼又來了。
沈未眠隻好躡手躡腳地走進了廁所,再次拿起牙刷和牙膏裝模做樣地刷起了牙齒。
“快點……要遲到了!還不快出來。”母親的嘮叨聲又在耳畔響起。
“煩死了!”沈未眠沒有多說什麼,隻是繃著臉。
母親還在絮絮叨叨,不過沈未眠早就抓起了油條,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家。
到了第二站,學校。
“昨天給你們說的,溫習今天的課程,你們做好了嗎?”王老師在講台上講得十分得勁。
“嗯嗯!”王老師咳嗽一聲。
就是這聲咳嗽,將沉睡中的沈未眠驚醒。
“今天我們來講《老子·第六十七章》,大家和我一起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