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蒙亮,空氣中還殘留淡淡的薄霧,鳥兒在枝杈上伸著懶腰,清亮的歌聲在林間歡跳。

武當後山,兩間相鄰的茅草屋中,分別走出一老一少兩個道士。

“師父”小道士恭敬的給老道請了個安。李蕭然今年20歲了,記得從5歲記事起,便每日這樣給師父請安。5歲之前的事情不太記得了,據老道李出塵講,自己是師父外出遊曆撿回來的,不知其生生父母是誰,年少時的李蕭然也沒追問,不過從懂事後,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的想法便在腦海裏根深蒂固。

李出塵,現年120歲,為武當第十五代弟子,現任掌門。武當分內門與外門,外門一般對世人開放,而內門卻大不相同,內門收徒極為嚴格,且不對外開放,內門一切對世人來說都是秘密,隻有在“武道”上麵有一定的造詣的,才能成為內門弟子。20年前,為尋找突破到先天境界的契機,後天巔峰的李出塵外出遊曆,路遇被遺棄的李蕭然,本想送到孤兒院一了百了,奈何發現小家夥有慧根,而且調皮可愛,便動了收徒的念頭,將小家夥帶回了武當,取名李蕭然,道號“無悟”,無所不悟且無所悟的意思。

如今的李出塵,道號出塵道人,已經進入先天境界,穩固在先天初期。一套舊而不髒的道袍,白發長須,仙風傲骨,笑看著自己的愛徒,滿是慈愛。

“走吧”。

“是,師父”。

隨後,師徒二人便向後山的無名峰掠去。天越來越亮,無名山上,一前一後兩道身影在林間急速穿梭。老道士在前,極速的向峰頂掠去,兩手悠然的背著,花草樹葉皆可借力,起落間便是數十丈。李蕭然臉上通紅,呼吸略微急促,頭上隱隱有了汗珠。顯然想要跟上師父的速度比較吃力,所過之處,土石皆都龜裂了開來。大概一刻鍾後,師徒二人先後來到了峰頂的一塊平石上,遙看著東邊,望著那初升的太陽,感受著日出時的那種恢弘的場景,體驗著心靈上的升華。

“無悟,你又精進了”老道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是的,師父”

看著自己最小的弟子,老道眼裏滿是疼愛,年齡雖小,但身上卻已有了一股浩然正氣,並且在武道上已入後天境界,人品悟性極好。可想到自己不久將遠行,尋找那與傳說中“出塵”境界有關的信息,老道輕歎了口氣,該來的還是來了。

“無悟。。。不知不覺間,已經20年了,你已經長大了,你很好。。。很好。。。”看著眼前的愛徒,回想起這些年的點點滴滴,老道眼睛紅了。“我進入先天已經20年了,雖壽命還長,可對於那傳說中的‘出塵’境界,卻沒有一點頭緒。所以為師要遠行遊曆,去尋找那一絲氣運”。李蕭然在旁邊靜靜的聽著,眼圈不知不覺中已經紅了,“師父此去需多少時日?徒兒願一同前往,為師父打理日常俗務”。看著滿頭白發的師父,李蕭然心中有種不好的預感。“不必了,為師知道你的孝心,但此次外出短則三年五載,長則遙遙無期,門中諸多事務,我放心不下。這是掌門指環,見指環如見掌門,若我20年未歸,你就接任武當掌門,管理武當一切大小事務!”。話畢,老道拋給李蕭然一隻黝黑的戒指,此戒指看不出材料,通體漆黑,但表麵卻有神光隱現。李蕭然接過指環,恭敬的放入懷中,知道事已定下,難以改變,便乖乖的點頭稱是了。

接下來,仍然是每天必做的功課,打坐悟道。武道的路上,初期和中期是主要靠勤學苦練,但到了後期,對武道的感悟就至關重要了。一個武者的悟性以及對大道的感悟,決定了他以後在武道上的成就,所以李蕭然每日清晨都會打坐悟道,特別是像現在這個時候,紅日初升,紫氣東來,對武道的感悟有著不小的幫助。而且,老道士也經常會在李蕭然打坐完畢之後,給他講解自己對武道的感悟,對於李蕭然而言,好處頗多。然而今天,效果卻不如平日的好。

“師父。。。您多保重!若您哪天累了,厭了,倦了,您就回來吧,小然給您養老送終”

依依不舍將包袱遞給師父,李蕭然鼻子一陣發酸,雖然現在是二十一世紀了,出門帶張卡和一點現金就可以了,但從小和師父一起生活的李蕭然還是親手將師父的日常衣物,喜歡的茶,甚至是佩飾都準備的妥妥當當的。看著眼前即將哭出來的徒弟,出塵道人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慨,老道一生並未對天下蒼生做多大的貢獻,臨老卻得了個寶,有徒如此,夫複何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