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宗二十七年,在中原大地上屹立三百六十九年的肅寧王朝第九位帝王賀宗皇帝姬奉玄立第七子姬沐歌為太子。
與此同時,勾結賀宗親弟弟赤王爺造反的西北沈家被誅九族,然,沈家幼女沈悅逃出了雁門關。
新一任的狄戎王百裏罕從默默無聞的小王子爬到今天這個位置,且上任五年內將狄戎各族的抓得穩穩當當,安完內他即刻準備“攘外”。
恰好鎮守西北雁門關的沈家以謀朝篡位的罪名被誅,又恰好這狄戎的宿敵還逃出了嬌滴滴的幺小姐沈悅,這沈悅手上還有著西北十二州的兵防圖。
此時不開疆擴土打下這片肥沃的土地更待何時?
於是年輕的百裏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了西北十六州直接攻到了雁門關下。
太子冊封大典剛剛閉幕,西北一道接一道一連十八道加急戰報快馬加鞭送到了京城。
賀宗皇帝大怒,他一生征戰無數,是使肅寧王朝二次開疆擴土的皇帝,奈何人到了晚年幾個兒子爭權奪利,七皇子是個好的,但軍中勢力不行,便以他為主帥欲以此次大戰給他立威。
當下做了決定讓太子親征。
卻轉頭又派了三品將軍申燭台和定遠將軍慕容複同去。
而定遠將軍慕容複是效忠於賀宗,而申燭台則隱隱投向五皇子姬沐辰。
其中帝王心術不足以為外人道也。
定遠將軍府。
正是八月時節,初秋的天氣將熱了三月餘的京都城的溫度降下來,院子裏滿地的落葉,隻有一名年邁的仆人在清掃。
“大哥,我們怎麼能跟著姬沐歌去西北,留姬沐辰一個人在京城他還不得把天都掀起來。”
靜謐的空氣忽然被焦躁的少年聲音打斷,連帶著空氣中難得的涼爽都被掩下,讓人忍不住在內心中也生出一絲急躁來。
“住口。”一個沉穩的聲音一喝:“七皇子如今已經被冊封為太子殿下,他的名字也是你能喊的?”
“可是........”少年的聲音帶著不憤和委屈,正要再次開口有立刻被打斷:“不要可是了,聖旨已下,祝星,你再不甘又能如何?”
被少年稱作大哥的男人語氣並不如何嚴厲,但少年還是噤聲了。
秋雨連綿,等援軍趕到雁門關的時候已經過了一月有餘,其間各地趕來的兵馬斷斷續續,總算是在狄戎的舉國之力下堅持到了太子的軍隊。
經過太子與申燭台等人的協商,最終下令大軍修整三日,三日後開關試探一番。
此時西北的天氣已經冷了下來,秋風蕭瑟,後方的棉衣源源不斷的運來,但將士們還是難以適應這種寒風凜冽等的地方。
第二日,雁門關守城將軍李尋風以及申燭台定遠侯慕容複齊齊出戰。
十萬兵馬站在雁門關前,黑色銀色的鎧甲組成方陣,姬沐歌站在城樓上看下去,明明是第一次見這樣的戰場,這位太子殿下卻依舊沉穩。
狄戎出戰的也不是百裏罕,而是其座下三名名大將。
除了新秀慕容複之外,其餘五人也算是老對手了。
狄戎三名將軍看來人是這三人,不論心裏在想什麼,麵上露出一個不屑的笑容,正要開口說幾句,對麵慕容複卻舉起旗子,肅寧兵馬就衝了出去。
對麵三名狄戎將軍愕然:“這位肅寧新秀定遠將軍怎麼這樣!”
無論如何,敵人都衝上來了,他們也隻得一聲令下,命狄戎士兵衝鋒。
這一戰隻是試探,原本這種戰場就是為了雙方摸清對方的底細。
但百裏罕並不如此想,他麵上也隻是出了十萬兵馬,但在大軍交戰之際到兩軍難解難分之時,卻從雁門關前麵的一座小山包衝出了密密麻麻的狄戎精兵,他這是想給肅寧軍隊一個下馬威,剛來先鋒就被全殲,這對肅寧士氣的打壓是無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