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聖書,聖書記載:昔盤古開天辟地演化出五行三界,遂有生靈誕生期間,五行分金木水火土,三界乃是人間界、地仙界和天界。
其中地仙界先有羅睺之難巫妖大劫,後有三皇治世五帝定倫,世界之間遂分成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南瞻部洲。
四大洲各有特色,秋色平分。
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爽氣平;信教,尊奉三清(道德天尊、元始天尊、靈寶天尊)。
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潛心禮佛,以西方二聖為尊:接引道人(如來佛祖),菩提道人。
北俱蘆洲者,雖好殺生,隻因糊口,性拙情疏,無多作踐;窮山惡水,多有洪荒時代的巨獸橫行。
南瞻部洲者,貪*樂禍,多殺多爭;較為混亂,道教與佛教為爭傳統,爭執繁多。
……
這便是書中記載的西遊之後的地仙界,而真正的地仙界也正像書中記載的一樣四大洲爭奇鬥豔,妖魔仙佛平民百姓王侯將相矛盾而又和諧的生存在一起,大的欺負小的小的欺負更小的,偶爾也有小的逆天而狗血地欺負了大的。
毫無疑問,地仙界中整日發生著一些人鬼相戀仙人永隔的淒美而無聊的故事,而且這些或狗血或淒美或無聊的故事將會在地仙界中繼續光榮而堅定地傳承下去。
如果不是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的話。
那是一場幾乎將整個地仙界毀去的恐怖浩劫,那場浩劫滅殺了所有仙佛,使得地仙界再無神仙佛陀,因此它有了一個很有仙俠意味的名字——仙佛劫。
在那次仙佛劫之後,幸存的萬千生靈中流傳著一個不知來自何方出自何人然而所有人都相信的預言:在千年之後,地仙界會迎來一個特殊的少年以及第二場滅世浩劫,這場浩劫將會比仙佛劫更加恐怖更加徹底,它將徹底毀掉地仙界,而化解這場浩劫的唯一辦法就是殺掉那個特殊的少年,以之鮮血祭奠蒼天大地……
而這個故事就起始於距仙佛劫千年之後的南瞻部洲中西北方的一個大草原上。
……
寂寞的蒼穹俯瞰大地,深邃的秋風吹拂枯草。
一聲尖銳的鷹啼撕破深秋的靜寂,桀驁而凶悍。
肥胖的野兔狂奔在枯黃的草原上,瘋狂在狂奔的絕望中。
正午的秋陽,幹燥而耀眼。
一支由上千重騎兵組成的軍隊井然有序地飛馳在這枯黃的草原上。
按理說這麼一支騎兵就算因為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沒有士兵的吼叫碎語,也應該會有戰馬飛馳而發出的雷鳴般的蹄聲。然而,這支如一股黑風般飛速前進的鐵騎卻連一絲聲音都沒有,在這死氣沉沉枯黃的草原上,就仿佛一支來自幽冥的陰兵。
在這支無聲無息地騎軍中,每一個士兵與每一匹馬的身上都披著厚重的閃著烏青色冷光的鎧甲,每一套鎧甲上都別著一柄鋒利的閃著白光的長刀,刀鋒上閃爍死亡與鋒利的氣息。
黑色的鐵騎,白色的刀鋒!
一絲一縷的殺氣從每一個士兵、每一匹戰馬、每一柄長刀上散發開來,形成一股滔天的殺意,激得周圍的枯草瘋了似的彎著腰、發著抖。
這凜冽而冰冷的殺意!
在這支黑騎的先頭部隊裏,飛馳著一匹沒有披掛戰甲的戰馬,這匹戰馬通體烏黑,渾身上下沒有一絲雜色,個頭足足是周圍那些戰馬的一倍,黑寶石般的眼睛裏透著一股靈氣,端的是神駿非凡。
在這匹戰馬上,端坐著一個大漢,他的身軀如山一般巍峨高大,而臉上像是剛被炭灰塗抹了一樣,黑亮黑亮,就如他身披的鎧甲與正騎著的戰馬一樣。
他叫朱查,是這次攻打烏雲寨的統兵元帥,同時他也是當今整個天下領土最大、國力最強的大燕的四大名將之一,說起大燕國,就不得不說一下這個國家傳奇般的崛起過程。
在百年前,南瞻部洲中最大的國家是趙國,而燕國隻是趙國邊陲的一隅,然而在六十年前,燕國的現任皇上即位,大力整頓內務,大膽提拔人才,在其三弟,即三王爺的輔助下,經過十年勵精圖治,使得燕國逐漸強盛起來,也使得燕皇的野心如春雨後的野草一樣瘋長起來。
之後燕皇悍然發動戰爭,小小的燕國在短短三十年時間,侵吞大趙力壓五方,用鐵血與酷烈使得燕國成為整個南瞻部洲最大的國家。
這不僅成就了大燕皇的煌煌帝威,也成就了四大名將的赫赫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