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人剛生下來,天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後來因為學習的原因,才有了差別。孩子如果不教育,他的善良本性就會起變化。教育孩子有很多章法,最重要的是態度認真﹑堅持一貫。

狼孩像狼

印度獵人捕獲一個狼孩。狼孩像狼那樣用四肢走路,吃生肉,用舌頭舔水喝,晝伏夜出。

其實,人生下來隻有生存的本能,無所謂善惡,重要的是後天的教育、學習和環境的影響。世界各地發現了不少狼孩、豹孩、猴孩、豬孩,他們跟野獸學會了各種習性。

狼孩習性為什麼像狼?

昔孟母,擇鄰處。

從前,孟軻的母親,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精心選擇鄰居。

孟母三遷

這孩子怎麼學人家出殯呢?搬家!

小孟軻呀,你怎麼又學殺豬呢?搬家!

就住在這裏吧!

孟軻即孟子,戰國時鄒國人,儒學家,被稱為“亞聖”,在儒家學派中,地位僅次於孔子。

總搬家也不是個辦法,關鍵是要管住自己。我要告訴表哥,不讓他去泡網吧!

孟母為什麼三次搬家?

子不學,斷機杼。

孟軻對學習厭倦了,母親氣得把織布機上的紗線剪斷了。

孟母斷杼

我織布要一根線一根線地織,一寸一寸地長進;你讀書也是一樣,如果讀一點點就想偷懶,就像這斷了的線一樣,不是半途而廢嗎?

母親為何發怒?

③孟軻從此刻苦讀書。

母親教育孩子很有辦法!孟軻是個很聽話的好孩子。

你說得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互相配合才行。

選項:

A.孟母對孩子的要求是對的。

B.孟母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竇燕山即竇禹鈞,五代燕地人,為人慷慨仗義,曾經設立義塾,聘請名師教育鄉裏的青少年。他教育孩子很有辦法,對兒子嚴加管教,五個兒子後來都當了大官,聲名遠揚。

五子登科

我出資辦了一個私塾,告訴鄉親,窮孩子可以免費上學!

①竇禹鈞家境富有,為人仗義疏財。

一定不辜負父親的希望。

父親叫我照看你們:好好做人,刻苦讀書!

真是“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啊!

恭喜老爺,五子全部登科了!

竇燕山的兒子都升官了,舊說“五子登科”。在那個時代就是有出息了。能當官也沒什麼不好。我們要求兒童學好本領,為社會造福,不論幹什麼,都要成就一番事業。

說說什麼叫有出息。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生養子女而不進行教育,是父母的過錯;老師教育學生不嚴格要求,是沒有盡職盡責。

說說爸爸媽媽是怎樣教育你的。

驕子亂國

①春秋時,衛莊公的愛妾生了小兒子州籲。州籲被父親嬌生慣養,刁橫野蠻,從不讀書。

愛自己的兒子,要好好教育,大王對州籲這樣驕縱,他會走上邪路的。

孩子還小,樹大自然直。

為什麼你當國君我不能當!

②衛莊公死後,州籲的哥哥當了國君。州籲殺害了自己的哥哥,自立為君。

打倒亂臣賊子!處死他!

③州籲後來被國人處死。

衛莊公是個不合格的爸爸!

孩子在家裏,要接受父母的教育,上學以後,要接受老師的教育。不論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要認真負責,才能有好的效果。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作為人子而不知道學習,是很不應該的;如果小時候不努力,到年老的時候,怎麼會有所作為呢?

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幼年時期是人的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小時候學到的東西,可以終生不忘。你好像愛畫畫,一定知道齊白石學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