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幽王廢太子
周幽王寵愛褒姒(bāo sì),便把太子姬宜臼(jiù)廢了,立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
①王後父親是申國諸侯,他聯合犬戎攻打京都。
快點烽火,召諸侯來救。
報!申侯與犬戎來犯!
②犬戎大軍殺進城來,殺死幽王和伯服,搶走了褒姒。
③中原諸侯打退了犬戎,立姬宜臼為天子,即周平王。
誰繼承父業,禮法上有嚴格規定。古人認為不順禮而行,必然出現紛亂局麵。
不遵守禮法,真是亂套了。
稽顙再拜,悚懼恐惶。
禮節要恭敬而有誠意,跪拜兩次,充分表達敬畏的心情。
[注釋]稽顙:古時一種跪拜禮,雙手伏地,磕頭時額頭貼在地上。再拜:拜兩次。悚、懼、恐、惶:都是敬畏、不安、怕有愧於先人的意思。
古人祭祖時,供什麼供品、怎樣行禮,都有嚴格規定,不可違拗。然而也有些特殊的“祭祀”頗為有趣——
賈島祭詩
賈島是唐代詩人,作詩以錘煉字句聞名。
①有一次,他吟成兩句詩,正騎驢在街上苦苦思索如何修改,不覺間卻闖入京兆尹韓愈的車騎(jì)之間。
走開!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用“敲”字好。
不知用“推”好還是用“敲”好。
②韓愈與他交談,並幫他斟酌好字句,兩人從此結為詩友,並傳為佳話。
③賈島非常珍惜自己的詩作,每年除夕都將一年所作的詩放在案上祭祀,焚香再拜。然後飲酒吟詩至天明。
噢,“推敲”一詞是這麼來的呀!
稽,這裏念qǐ,稽顙是跪下叩頭的意思。查查字典,稽還念什麼?
箋牒簡要,顧答審詳。
與人交往時,書信、文書應寫得簡明扼要,對麵說話要講得清楚周詳。
[注釋]箋牒:書信、文書等書麵文字。顧答:指對麵談話。顧,看著。審詳:清楚,詳細。
萬字信
吾兄文筆頗佳,隻是繁瑣些。
是啊,是啊!
①張繁寫信囉嗦重複,李簡勸他寫得簡要一些。
此後我萬不敢繁瑣了。這裏用個“萬”字,是“方”字去點的“萬”,是個簡筆字……
②張繁為表示感謝,又給李簡寫了一封信,李簡沒讀完就扔在紙簍裏。
這樣的信,簡直是耽誤別人時間!
給爺爺奶奶寫封短信,說說你的學習情況。
骸垢想浴,執熱願涼。
身上髒了就想洗澡;處在酷熱的環境裏,就希望涼爽。
[注釋]骸:身體。垢:汙垢,髒。執:處。
王敦吃澡豆
王敦是西晉大將軍,和公主結婚時,家裏突然變得更加排場起來,因而好些事情他都不懂。
大便時還要吃幹果?好!好!
①有一次他上廁所,看到小漆箱裏裝滿了塞鼻子用的幹棗,便都給吃光了。
完事兒還得吃點飯?
嘻嘻!
②回屋後婢女端來澡盆和用琉璃碗裝的澡豆,讓他來洗手,他卻把澡豆倒在水裏當飯吃了。
古時候沒有肥皂,宮廷裏洗浴時用澡豆(用豆和中藥製成的洗滌用品)去汙,不懂的人往往鬧笑話。
哈哈,真有趣!
驢騾犢特,駭躍超驤。
那些家畜,驢子、騾子、小牛、大牛,受到驚嚇就蹦著跳著奔跑。
[注釋]犢:牛犢,小牛。特:大公牛。駭:驚駭。超:跳著超過。驤:馬抬頭快跑。
捕蛇者說
唐朝時永州有個姓蔣的人,三代以捕毒蛇為生,祖父、父親都被蛇咬死了,他也有好幾次幾乎被咬死。他一說這事,非常悲痛。
①永州司馬柳宗元很同情蔣氏,想免去他捕蛇的差事。
你別捕蛇了,去種地怎樣?
不,您這就更害我了!
②蔣氏說,種田比捕蛇更為不幸。
官兵來收稅勒索,東呼西打,南砸北搶,雞狗不寧!
!
這兩句話和故事聯係起來看,是說家居生活也會有特殊情況,比如來了盜賊,弄得雞犬不寧。
這麼說,官兵比毒蛇還厲害!
你認識哪些家畜、家禽?
誅斬賊盜,捕獲叛亡。
遇有殺人、盜竊、叛變、逃亡的壞人,就要按規定捕捉懲治或斬殺他們。
[注釋]誅:懲治。斬:殺。賊:殺人的人。盜:偷東西的人。叛亡:叛變逃亡的人。
區寄殺賊
唐朝時越地常有搶人販賣的事。有個十一歲的牧童區寄就被兩個賊人搶去。
①區寄趁一賊去找買主,另一賊睡熟時,拿刀殺了他。
②區寄又被那個賊人逮住後,半夜時用火燒斷綁繩,把那個賊也殺死了。
我殺死兩個強盜!我要報官!
區寄小小年紀真勇敢!
古時有“保甲法”,要求對殺人、放火、盜竊、強奸、叛逃等壞人,每戶都應追捕。對不負責任者依法問罪。
如果你遇到壞人壞事,會怎麼做?
布射僚丸,嵇琴阮嘯。
呂布轅門射戟,使劉備和袁術停止交戰;熊宜僚在陣前玩弄鐵球使敵人軍心渙散;嵇康用彈琴來抒發自己的情思;阮籍用長嘯來表現自己的苦悶。
[注釋]布:呂布,三國時名將。僚:熊宜僚,春秋時楚國勇士。嵇、阮:西晉著名文人。
轅門射戟
①三國時期,袁術要攻打劉備,先給呂布送禮;劉備見袁術來攻,向呂布求救。呂布設下一計,使袁、劉兩家都不怨他。
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怎能射中?
我射中戟的小枝,兩家罷兵;不中,任憑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