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果那天(1 / 3)

整個上午,我都對著手機屏幕發呆,京立美院的微信公眾號自動推送了一則消息,《墨染——梁嶽淮個人作品展》。

這些年,我關注著與他相關的一切,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你想好要去了嗎?”李紀凡遞過來一杯水,表情有些惆悵。

“反正下個月就要走了,就當跟以前做個告別吧。”我輕描淡寫道,可心裏卻五味雜陳。

“相宜····“他看著我,眼神裏蘊著一絲黯然:“即使你真的放下他,也不會考慮我是嗎?”

我沉默了。

這些年,是李紀凡陪在我身邊,雨天為我撐傘,黑夜為我執燈,在我被生活折磨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幫我打開了一扇窗,可愛情從來不講先來後到,也無關付出多少?

梁嶽淮,他是我的信仰!

時隔五年,再次踏入京立美院,感覺熟悉又陌生,隨著人潮我去了學術報告廳,1000多平的報告廳座無虛席,我選了最後麵靠出口的位置坐下來,沒想到今天的主持人竟是小唯,幾年間,她已從當年那憨憨胖胖的模樣蛻變成了幹練精明的藝術專欄主持人。

大屏幕上放著梁嶽淮的部分作品,隔得太遠我看不清他的臉,隻感覺比起當年更成熟穩重了,依然穿著他鍾情的白襯衫,天生的衣架子,不需任何修飾已經很完美。

不知為何,他的這些作品大多給人一種孤獨感,懸崖邊背手而立的行者,江中獨自撐船的蓑翁,但凡畫中有人物都是隻身一人。

“梁先生,請問這次將個人巡回展的首展放在京立美院,是因為這裏曾是你的母校嗎?”小唯問道。

“對。”

“其實,我和梁先生也算是校友。”

“我知道,大學時期我有拜讀過宋小姐的文章,文筆細膩,對藝術作品也有獨特的見解,讓我印象深刻。”

是啊,當初幫小唯寫的那些文章,他都看過,還曾調侃我說寫作比繪畫有天賦。

“那真是我的榮幸,可梁先生這些年似乎已接手家族生意,很少創作畫作了,不知這一次······“

兩人一問一答,將這些年梁嶽淮的經曆一一道來,可隱約中還是能感受到他刻意在回避著某些事情。

到了問答環節,追光燈開始在觀眾席遊走,前排開始有人提問,大多圍著作品展開,梁嶽淮的解答深入巧妙總能帶起陣陣掌聲,之後,追光燈又落在了中間一位女生身上,工作人員將話筒遞給她。

“請問梁先生,大家都說你和汪語嫣小姐有婚約,可遲遲不見你們有任何動靜,這是為什麼?”此話一出,勾起了在場每一個人的好奇心,大家都翹首以盼想要聽到答案。

“我之前在很多采訪中澄清過,我和汪小姐是很好的朋友,但並無婚約。”梁嶽淮的回答很官方卻也是他的風格。

追光燈又從新開始掃尋,這次是一個年紀更小的女生,估計是本校的學生吧,她接過話筒問道:“梁師兄你好!如果說你和汪師姐隻是朋友,那你心中是否已經有喜歡的人了呢?”

梁嶽淮靜默了兩秒,似乎在回憶什麼,隨後語氣平淡地答道:“對不起,無可奉告。”

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像被誰揪了一樣生疼,這是多年前我的原話,他居然還記得如此清楚,當初的我是那樣不自信,好像這段感情一旦曝光在眾人的目光下,就會立馬瓦解,於是我像鴕鳥一樣將頭埋進沙子裏,隻有別人看不見才會安全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