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笛子(1 / 2)

說做就做,風依然翻開蒼穹給自己的記憶,從中找到了吹笛子的方法。

首先,放鬆的手指隻會越吹越靈活,風門吹的氣角度在變化所以音調會變化。而吹笛子的基礎就是氣、唇、舌、指這四樣東西的搭配和運用。

氣練法:

第一節:雙腿齊肩分開,膝微曲。兩手臂自然垂於身兩側,口鼻同時緩慢吸氣。與此同時,兩手心相對,自正前方逐漸上舉至胸部,接著雙臂向左右斜向拉開做擴胸動作,盡量使橫隔膜向下壓,氣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為止。靜止2秒鍾後,再緩慢地吐氣。兩手臂自兩側上方,手心向下逐漸下垂於身體兩側,恢複到原位。氣要吐盡,口內發出“噓噓”聲,到不能再發出“噓”聲為止,以檢驗自己的確是把氣吐盡了,吸與吐,往返為一次,做16次.

第二節:雙腿齊肩分開,膝微曲,兩手臂自然垂於身體兩側,口鼻同時緩慢吸氣,逐漸使橫隔膜下壓。與此同時,兩手心相對,自正前方逐漸上舉到胸部。接著雙臂向左右斜向拉開,做擴胸動作。氣要吸足,直到不能再吸為止。然後手心向正前,兩臂猛地向前伸直,與此同時運用腹部的收縮機能,以最快的速度將氣猛地噴出,要有爆發力,氣流越急越好,最好將氣一下噴完。重複16次。

第三節:雙腿齊肩分開,膝微曲。兩臂向左右斜做擴胸動作,然後微張嘴,以最快速度,猛地吸進大量的氣,越多越好。再兩手臂自兩側上方,手心向下,逐漸下垂於身體兩側。與此同時緩慢地吐氣,直至吐盡為止。重複16次。

上述徒手練習,是大運動量的運氣,吞吐量已達極點,久而持之就能增大本身的肺活量,增強橫隔膜及腹部機能的彈性。從而可以容納更多的氣,再加上運氣的技術,氣就顯得更長,在演奏時就可以運用自如了。

唇練法

第一節:嘴唇“推拿”。兩手食指按住上唇“人中”的兩邊肌肉,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作旋轉“推拿”(搓揉),正反各8次。然後用兩食指按住下唇人中的兩邊肌肉,同樣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作旋轉搓揉正反各8次。

第二節:緊閉雙唇,使口腔內部做擴大、縮小、再擴大、再縮小的循環往複動作,如吞食物一般。同時打開咽吼部,如同發“啊”的聲音,但是並不發出音。重複16次。

第三節:閉唇嘟嘴,然後兩嘴角向後收,使嘴唇一前一後反複運動。接著上唇包下唇,再下唇包上唇,交替進行。上述動作各作16次.最後,上牙刮下唇,下牙刮上唇,交叉各做16次。

唇練法是著重解決唇部肌肉的靈活性,和風門(唇部)調節的功能以加強唇肌及口腔喉肌對樂曲所需的應變能力.這是省時省力見效的好方法,久而持之就能自如地適應各種樂曲的需要了。

指練法

第一節:兩手心相對合上,手指伸直,然後把雙手夾在兩大腿之前,對搓擦掌,做3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