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安元年新帝蕭昆登基,此時的大乾王朝已存在256年,距離隆景盛世已過一百餘年,中間發生三地猷族叛亂席卷整個北方,帝國元氣大傷。平叛後又有太監弄權,朝堂之上結黨營私,體製不斷僵化,能臣良相所剩無幾,遍地貪官汙吏,百姓民不聊生。外有戎族不斷侵犯邊境內有封疆大吏驕橫跋扈,稱霸一方。尤其是新帝登基大典兩大異姓王竟隻有新皇帝的老丈人,國丈鎮西王李希堯一人入朝覲見,這還是開天辟地頭一遭,要知道兩大大異姓王鎮守帝國的西方和北方,各自擁兵十萬,隻要有一人起了異心對這時的帝國也是一個重大打擊。同時這也意味著皇權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所幸兩天後鎮北王府八百裏加急奏報鎮北王楚楓身染重疾,故無法親身恭賀新帝登基,但已令世子前往京城,料想不日即將抵達,聽聞此消息朝堂上的非議才漸漸平息。
順安元年三月,新帝已經迫不及待的采用大學士顧清建議,實施改革大力推行均田法,使百姓有地可耕,並對災害地區減免賦稅。這固然對百姓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但也觸及了皇親貴族及士大夫並地主的利益。固在推行新法過程中遭受到了極大的阻力,市井之間謠言四起,帝國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話說顧清此人自幼熟讀經史子集有神童之稱,進士及第後為翰林學士,從小接受儒家正統教育,並是太子師傅,在輔佐新帝登基中立有大功,是當朝不可多得的忠臣。他一心以天下泰安為己任,眼見這些年民生凋敝,動搖江山社稷,故在新帝登基不久即獻上計策,以期救萬民於水火。但他的改革也為自己招攬了很多敵人,身在局中,終非下棋之人,個中緣由自在後文見曉,幕後黑手攪動著天下風雲,廟堂之上,江湖之中各處暗流洶洶欲動,世事終將要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