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路口, 紅燈亮, 伍青青及時踩了刹車。
她抬腕看了一眼手表, 距離九點還早得很, 但想到今天是三水的簽售會, 伍青青心裏就不由自主地激動起來。
依稀記得當初第一次參加三水的簽售會, 她趕了一夜的火車, 就為見到最心愛的大大。
伍青青神情有些恍惚。
三水大大雖然很忙碌,但為了和讀者互動,每年都會舉行一次簽售會。
這已經是伍青青第八次來參加簽售會了。八年來, 三水每年保持兩部小說的產量,雖然更新並不多,但卻牢牢地吸引了無數的書粉。
三水在伍青青的心裏, 已經是一道信仰。
有很多人不懂為什麼, 但伍青青心裏清楚,在那些困難的日日夜夜裏, 三水是她的精神支柱, 陪伴著她, 才能度過這麼多難關。
綠燈亮, 伍青青收回心緒, 連忙向簽售的書店趕去。
現場依舊是人山人海, 因為是書店門口,甚至還有交警幫忙協助秩序。
伍青青輕車熟路地排隊,但視線卻是落在距離她不遠處的顧淼身上。
三水最讓人嘖嘖稱奇的並不是她的小說, 而是她的愛情。
那個叫明澤的男人從頭到尾履行了他求婚時的承諾, 無論是奢侈到極點、亦或是浪漫到極點的結婚儀式,又或是婚後幾年如一日的恩愛。
都羨煞旁人。
都說嫁給了愛情是什麼樣子,大概就是淼淼的模樣吧。
想到顧淼與明澤經常會在微博上秀恩愛,直播撒狗糧的行為,伍青青渾身就泛起了雞皮疙瘩。
但她打心眼裏真心實意的祝福。
看隊伍又往前移了一步,伍青青不由得搖搖頭,繼續排隊。
自打顧淼的事業進入了穩定的發展期後,她工作重心逐漸落在文學創作上。
每年,她都會抽出三個月與秦教授一起體驗生活,而其他的時間就自己創作。
文學的世界很是不可思議,越接觸就越能夠發現其中的美妙。
八年來,顧淼陸陸續續地寫了十幾部作品,有長篇,也有短篇,越寫越順手。
名氣是如雷貫耳。
被改編成電影的並不隻有《春雨霏霏》,還有一部《倔強》,幾乎獲得滿堂好評。
此刻顧淼正在書房中,手機鈴聲突然響起,她瞧了一眼來電顯示,發現是一個陌生號碼,不知為何她的眼皮跳了跳。
猶豫了一會兒,顧淼立刻就接了電話。
“請問是顧淼顧女士嗎?”
顧淼輕輕地應了一聲,“我是,請問你是?”
“我是諾貝爾組委會的秘書,顧女士,恭喜你所著的《最後的太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顧淼第一反應就是別人的惡作劇,如今她才僅僅三十歲,怎麼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呢?
“這個玩笑並不好笑。”
對方非常理解顧淼的反應,畢竟還有反應更奇葩的,她隻強調道,“顧女士,我並沒有開玩笑,諾貝爾的獎項很快就要在官網公布,你可以查閱。”
顧淼一顆心被這通電話攪和得七上八下。
諾貝爾為了防止得獎人員將消息泄露,一般都會在頒獎前數分鍾才會致電得獎人。
顧淼瞧了一眼屏幕右下角的日期,一顆心跳的愈發快。
忐忑過後,她連忙登陸諾貝爾外文官網,沒有讓她等多久,顧淼就得到了確切的消息。
《最後的太陽》,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獎項頒出的一瞬,有華人上榜的消息迅速地傳回國內。
各大新聞媒體、貼吧、論壇直接瘋狂地開始討論顧淼。
畢竟在文學史上,國內從來沒有人能摘得諾貝爾文學獎這一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