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心聲也。書,心畫也,

畫, 一種可以涵蓋萬千,包囊宇宙的藝術載體,和非藝術載體,也是一種呈現在人們眼前真實或者虛假的現象,通過這種畫的現象,人們可以用視覺直接去對他進行審視和感知,從而理解畫中之意,感受他的獨特魅力。所以畫是一種最具直觀性的藝術載體,也是一種更容易讓人去感知,去理解的微妙產物

然而,在圖畫的領域上,關於畫的載體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和風格,而不同的畫麵,表達著不同的藝術意境,和不同的視覺體驗,從中得出的感知也會有所不同,所以關於“畫”這門藝術是一種及其遼闊,甚至深邃的產物,隻要你一旦置身其中,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渺小,從而有一種迷失自我的感覺。

而他的本質,其實就像是一麵可以幻化世間百態的鏡子,將很多美好的事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使你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當你看到一副歡快的畫麵時,你的意識就會自然而然的被帶動到喜悅之中,盡情歡樂。

可是當你看到的是一副悲慘的畫麵時,那麼你的內心就會有所傷感,所以他哭,你也會哭,他笑你也會笑,不過隻有真正看懂了這麵鏡子,並且置身於畫中的人才會深深被此感觸,也同時證明他是一個內心世界非常豐富的人,可以接受不同的畫麵帶給的藝術體驗、

而這麵鏡子幾乎可以以不同的形式道盡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給予了人們豐富多彩的視覺感受,

不過人各有性,不同性情的人,對同一畫麵會有不同的理解,然而理解的方式不同,從而產生的感想也會有所不同,而一副具有深意的畫麵,他會有許多的亮點,供人們去探知,從而萌生出很多種啟發,因此他就像空氣一樣,有些令人捉摸不透。。隻要你能在其中收獲自己想要的,那麼這幅畫麵才沒有白白的出現在你的眼界中,而往往改變你的,也

許就是這一個畫麵。

可是不是每一種人都會對圖畫這門藝術產生好感,要是按照人 們的心性論去理解的話,畫隻是人們眼前的一種現象,而隻有自己的心性才是最真實的,當人的心性達到一定的極致之後,也就正印刻了那句老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是一種看淡事物的表現,就像偉大的琴師師延就說自己是一個目空一切的瞎子。

這樣說,並不是他很驕狂,而是他看透了世間的一切,也看破了紅塵,眼睛的存在對他隻是一副擺設。所以即使一副極具深意的畫麵,對於這種人來說也不會太過動容,因為他們的思維已經超乎了藝術的範疇,根本不用去理解,就會知道他要表達的意思,可見隻有人生閱曆無數的人才會有此表現。

一副好的畫麵,往往是靠真實來打動人的,可是從人的本質人手,這視乎又不是那麼的可行,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內心是喜悅的,那麼任何悲傷的畫麵也都抵擋不了你這種喜悅,因為這是一種內心深處的抒發,是人最真實的表現,因此任何真實,感人的畫麵的藝術也無法去觸動他,

就像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一樣,真正讓人動容的不是呈現在人們外在的藝術形體,而是人本來的心境,隻有你真正放開自己的心境,那麼一切美好的畫麵才會猶如海納百川一樣盡收你的眼底,讓你獲益良多。

投身其中,不過歸根結底,這一切終究隻能算是過眼雲煙,最後你還是要回歸到自己本來的心境,去作自己想做的,而眼前的一切隻是一種帶動人情緒的心裏體驗而已,就像他即屬於你又不屬於你一樣,隻是你人生中的匆匆過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