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看來,我們找對的可能性近乎於百分之百!
卓郝一手隨意的搭在我的肩膀上,對馮政抬了抬下頜,懶懶的說:“繼續,要怎麼找到這個‘鬼居’的主人?”
我感覺到卓郝搭在我肩膀上的那隻手有點僵硬,看來他也不是像表麵表現出來的那樣淡定。
就在馮政要繼續說的時候,敲門聲毫無預警的在我們耳邊出現。
而且還不是一兩聲,而是頻繁密集如同驟雨落下一般的敲門聲,從響起的那一刻開始,就像是要敲到地老天荒都不準備停下一般。
我心裏一陣氣悶難受,卓郝立刻警告我們不要專心去聽那個聲音,那是“鬼敲門”。
有一句老話,幾乎無人不知,那就是: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這句話並非僅僅是說一個人做了壞事以後杯弓蛇形,心虛畏懼的心理狀態。
我在小時候就曾經聽我奶奶說過“鬼敲門”的事情,這種事情是真實存在的,隻是鬼在敲門的時候,也是要選人來敲的。
奶奶給我講的那個故事,就是當年知青下鄉的時候,有個城裏的小青年熬不住鄉下的苦日子,想要偷老鄉家的臘肉。
那個年代的農村沒有娛樂設施,很多偏僻一些的農村甚至都還沒通上電,我奶奶他們那個村子就是沒通電的其中一個,農村人節省,尤其是他們那一代更是如此,所以到了夜裏,也很少有哪家人會點著燈油熬到很晚,大部分都是天黑了就睡下。
那個小青年就是考慮到這一點,於是大晚上一個人溜過去,以為萬無一失,黑燈瞎火的大家都睡著了,等到第二天發現東西少了,誰還能知道是他偷的?
要說他這個想法其實沒錯,那個時候的農村人比現在淳樸的多,家家戶戶都是把臘肉之類的掛在院子裏的房簷下麵,根本就想不到誰會去偷,就算丟了,多半也會以為是家裏遭了黃鼠狼。
可是也該著了那個小青年那天晚上倒黴,他要去到他選中“下手”的那戶老鄉家裏,中間就得過一個墳地,那時候還都是土葬,也就是說墳包底下可都是埋的屍體。
小青年為了那口臘肉,咬咬牙,哆哆嗦嗦的頂著寒風熬了過來,當時他一直有種感覺,背後像是有什麼東西在跟著他。
那一輩的人對於一些老規矩比現在的年輕人要懂的多得多,小青年很清楚走夜路千萬不能回頭,不然熄滅了肩頭兩把陽火,那是要自己作死的。於是他不停在心裏告訴自己不能封建迷信,硬著頭皮走到了那戶老鄉家門口。
那個小青年平時身體不錯,年輕力壯,翻個鄉下那種還沒人腦袋高的土夯的矮院牆本來應該是在容易不過的事情了。可是那天晚上就是邪了門了,他翻牆翻了足足有五六次,沒有一次翻過去的,總覺得是有誰在後麵拽他的衣服似的,每回他都快要騎到牆頭上了,就會一下子失去平衡掉回到院牆外麵。這摔一下挺疼的且不說,主要是這事兒嚇人啊!而且要是一直摔下去,動靜鬧大了把人給驚醒了可咋辦,他大半夜出現在別人家院牆外麵,這事兒能說得清?
小青年嚇壞了,可是都走到這一步了,他更舍不得就這麼放棄離開,於是把心一橫,麵對著牆根,背對著身後的小路蠻橫的小聲威脅:“你再敢給老子添亂,老子找道士來教訓你,讓你灰飛煙滅,不得超生!”
都說惡鬼怕惡人,這是有道理的,那個小青年這麼發狠威脅以後再去翻牆,一下子就翻過去了。他當時還在心裏沾沾自喜,覺得自己真是機智,這麼輕鬆的就搞定了一個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