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1 / 2)

曆史的車輪駛進了十七世紀,強大的明王朝經過二百多年的滄桑,已經是風雨飄搖,土地兼並嚴重,官僚機構腐朽,內憂外患,陝西闖王的大軍已經攻破長安割據陝西,其他義軍也在各地紛紛舉旗遙相呼應,東北建州女真崛起於黑山白水之間,定都興京,國號大金,金太祖努爾哈赤以”十大恨”誓師伐明,死灰複燃的蒙古部落,也趁勢而起蠢蠢欲動,素有成吉思汗之風範的林丹汗欲統一蒙古逐鹿中原.其他弱小外族部落也聞風而動,一時之間明王朝邊邊疆狼煙四、起,中華大地又將血雨腥風,布衣天子朱太祖而創立的明王…….

古都西安在陝西義軍十幾天的攻擊,死傷數十萬軍民,損毀無數房屋的情況下,終於落於義軍的手中,明軍在主將被斬之後,無心抵抗作鳥獸散,流民,潰兵,擔心被屠殺的地主,商賈,攜妻帶子,拖著僅有的行李,擁塞著通往中原內地的官道,遍地哀鴻,這個時候活命成為他們唯一的目標,“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民”,此時的真實寫照。

在西去的路上,一行滿身汙血,滿臉疲憊的潰兵,約摸五六十人,護一個衣著光鮮的小將,急勿勿地行走,天夜漸漸暗了下來,他們走到一個樹林裏,簡單地支起了個帳蓬,分成幾隊警戒,其他幾個進了帳蓬。

經過幾天的逃亡,他們已經顯得很疲憊,帳蓬內的小將,麵目俊朗,臉色卻很蒼白,肩上似乎受了過,幹涸的血跡將他的白袍染成黑色。

他看著站在麵前的一幹護衛,心裏很不滋味,他本是延安府總兵朱士明的公子朱文龍,在守衛長安府的戰鬥中,父親見護城無望,欲以身殉國,令家將朱十三率親衛二百餘人,趁亂殺出重圍,北上京師投奔為商的姑父楊士基,卻不料黑夜中迷失了方向,卻向西方而行,離京師是越來越遠,一路上不斷有義軍的士兵追殺,幾天的逃亡之後,二百護衛僅剩五六十人,而自已也在一次追擊中被敵軍的毒箭射中,雖然沒有要了他的命,可逃亡途中沒有醫藥,此時他已經感覺手臂失去了知覺,

他無力地張了張幹澀的嘴巴:“十三叔,現在我等到達何處?”

朱十三見朱文龍臉色越來越難看,忙說道:“公子,我等好像已經到了陝西邊界,追兵應該不會再趕來,到前麵我立刻找醫生,醫治公子!”

朱文龍苦笑:“十三叔,我感覺毒已入心脈了,你們就別再浪費時間,給我個痛快,然後你們化作百姓,回江南老家吧!”

“公子”滿臉胡須的朱十三聽到此處,跪在地上,悲淒的說道:“將軍大恩,爾等莫齒難忘,就算粉身碎骨也要保公子周全。”

跟在他身後的親衛,也全都跪了下.齊聲說道“我等誓死跟隨公子,絕不貪生!”

忘著跪在眼著的一幹忠衛,朱文龍的眼淚忍不住地流了下來,他想起來扶起這些忠衛,可全身無力,隻得說道:“朱文龍感謝眾將士的忠心,大家請起來吧!我若有幸不死,他日定當報答眾位今日之在恩,有福同享,永不相忘!”

“有福同享,永不相忘”眾衛士也激動地喊道.聲音傳到外麵,飄蕩在夜空中,久久不散去…….

朱十三知道此時的士兵,最需要的就是一種士氣,剛才公子的那句話已經讓他看到眾護衛臉上的那股子氣,他連忙代公子扶起這些忠衛,然後安排一下事跡,就告辭退出帳外。

走出帳外,朱十三雖然看到眾親衛的士氣,可心裏卻還是高興不起來,先不知後麵是否還有追兵,就眼前公子身上的箭傷,已經讓他很傷腦筋,公子剛才隻是強撐著一口氣,如果再不醫治,隻怕拖不了幾天,想著想著,四十幾歲的他,頭上開始出現些許白發。

“什麼人,再往前走我就放箭了!”哨兵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他警戒拔出了刀,身後的護衛也趕緊將帳篷圍了起來。

朱十三走到哨兵跟前,隻見前麵幾丈外站著一個人,借著月光,隱約看見一個白衣道士,哨兵見到朱十三,忙拱手道:“將軍,此道人說是一個遊方道士,經過此地,見此處有燈火,就過來看看!”